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或許語言、生活方式、消費習慣都會隨著時代環境的不同,而跟著改變。但「關懷別人,會帶給你快樂」這件事情,卻是不管在哪個時代都不會改變的真理,在這個機器人當道的時代更顯得特別重要、珍貴,想讓你一天心情都變好?快去串門子吧!

圖片來源:unsplash
在街上遇見以前的同事,告訴我她退休了,請我去她家串門子。她的女兒在旁聽不懂,朋友便說:「就是請老師來家玩、聊聊天。」女兒恍然大悟說:「哦,原來是打屁。」朋友立刻皺起眉頭說:「不可以講粗話!」我才發現自己正在目睹語言的變遷。
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的流行語,但是長江後浪推前浪,舊的很快被新的取代。90年代我剛回國時,台灣流行「卡拉OK」這個名詞,我卻怎麼也猜不透它的意思,最後問了人,才知道是日本傳入的外來語,意思是樂隊伴唱。
1996年,哈佛大學出版社出了英國牛津大學羅賓.鄧巴(Robin Dunbar)教授的新著Glooming, Gossip and Language Evolution,我看了很喜歡,便把它引進台灣來。台灣出版社把中文版取名為《哈啦與抓虱的語言》,我看了很不以為然,哈啦是什麼呢?很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出版社很堅持,因為這本書行銷的對象是大學生,所以一定要用大學生的語言。匆匆20年過去了,現在哈啦被打屁取代了。難怪她女兒說,聽你們說話,就知道你們是哪個時代的人。
鄧巴在他的書中強調串門子的重要性,人若能每天見面,別人就無法離間,因為一對質,謊言會馬上被拆穿。他舉狒狒的捉虱為例,動物每天花五分之一的清醒時間在替別人翻毛捉虱子,這是很浪費時間的事,但是替別人梳理就是對牠示好,讓牠接納你成為牠小圈圈中的一員,同時也是對牠宣誓忠誠。研究發現猴子一聽到剛替自己梳理過的同伴求救聲,會立即趕過去支援,但若只是同族的呼救聲,反應就冷淡得多。
但是即使每天馬不停蹄的梳理,也只能梳理有限的幾個人,研究發現狒狒團體不超過55個成員,黑猩猩則不超過30,再大,就分裂了。鄧巴認為人類的串門子就是口語化的梳理,目的是示好和效忠,因為人落單會死亡。人大約一次可以跟3到5人說話(雞尾酒會中,聊天的人數超過5人,就會有人走開),所以人類團體不能超過150∼200人,再多便會分裂。
串門子在這個機器人當道的時代很重要,跟別人接觸,交換眼神和關心,會使大腦產生催產素(oxytocin),讓你一天心情都好。
其實不管用什麼名詞,在任何時代,關懷別人都會帶給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