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回想自己這七年來的獨立記者生涯,真的很幸運能夠堅持下來,選擇相信自己,也給自己機會。 我之所以特別挑空氣、水資源來寫,主要原因是這兩項不但攸關永續,而且牽涉到環境正義、生存正義。
──朱淑娟
2010年,她以「獨立記者」之姿,一口氣拿下三座具份量的 「卓越新聞獎」與「曾虛白新聞獎」。
2015年,再以「大旱望雨‧尋找幸福的水台灣」獲得第四座卓越新聞獎。
17年來,朱淑娟的獨立報導之路見證了公民社會的覺醒,
走過「十年大旱」、「要命的空氣」,我們不能只看重經濟發展思維,
而忽略了環境永續與生存正義。
朱淑娟讓環境議題不再是冷冰冰的數字與抗爭,
她筆下有官員、學者、農民、環團……,
是一群與你我共同生活在島嶼的手足──這當中沒有旁觀者。
朱淑娟在《走一條人少的路》寫出台灣的空氣、水和土地的真實故事。
新政府上任後,獨立記者朱淑娟仍會努力為台灣讀者找答案。
邀請您一同關心台灣的環境與未來。
時間 : 2016年6月29日(三)19:00~20:40
地點 :93巷人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