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用赤子之心學習!
自管理大師彼得.聖吉於1990年出版《第五項修練》及一系列相關著作以來,書中所倡導的「學習型組織」觀念,已經在許多企業中掀起一波學習革命。這場學習革命同時也蔓延到學校及社區等組織中。「寓言」是自古以來人類學習及流傳智慧的方式。
本書的作者哈欽斯(David Hutchens)---身兼學習設計師、溝通顧問等多重身分、才華洋溢的作家----因此協同插畫家龔伯特 (Bobby Gombert),製作了這一系列、從九歲到企業執行長都讀得津津有味的《五項修練的故事》。
現在,這套書已被翻譯成日文、韓文、西班牙文、葡萄文等版本,廣為世人閱讀。書中,作者用幽默有趣的畫風和旁白,以寓言故事說明五修練的精義。
前四本為:《比狼學得快》、《旅鼠的困境》、《洞穴人的陰影》、《冰山的一角》。
這本新書名為:《聆聽火山的聲音》。內容敘述,在某一個休火山的山腳,居住著一群村民,隆隆巨響的沈睡火山引發了村民的危機感,為了急於逃脫融溶的岩漿流,村民們聚在一起想方設法—結果令人氣結! 但是由米蘿領導的一群鄰居們,發現了新的交談及聆聽的方式,輕而易舉的開啟了創造的泉源,也釋放出集體思考的魔力。
每個人都知道如何參與交談,但只有少數人經歷過,對於啟動組織最佳思考有決定性影響的意義深遠的匯談。為了在職場中產生開創的思惟、改善決策模式及建立有效的行動,聆聽火山的聲音提供了關於交談的實踐入門。
一群超越企業主管的村民
劉兆岩(羽白國際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本書譯者)
這是一本值得我們細嚼慢嚥的小書,如同前幾本系列書籍,讓我們再次的觀察到我們自己與組織互動、與社會共處的情境,故事情節雖然簡單,但其中寓意深遠,切中了我們社會最需要的議題—族群為何會分裂?雖然每個人都口口聲聲的喊著族群融合,卻反而加劇了分裂的程度。
我看到了一群在火山口下求生存的村民(跟台灣的處境很類似),原本恬靜而悠閒的生活,被隨時會爆發的休火山攪亂了生活的步調,村民們被迫面對生死存亡的決定,雖然從來沒有對抗火山爆發的經驗,卻要採取必要的行動,在行動前的村民大會上,發生了有趣的對話場景。
原本和睦相處的村民們,為了自己最關心的議題,開始產生了歧見,卻不知怎麼的開始分成兩派,從各說各話到相互叫囂、對罵,到最後是人身攻擊甚至是族群分裂,跟我們在選舉中所看到的是如出一轍。米蘿(本書的主角)是一位年輕少婦,不小心攤開內心的想法,卻帶來了全新的交談方式,她吸引了一小群村民參加營火旁的匯談,在安全的對話空間裡,大家願意揭露心中的想法而不會傷害彼此。
這一小群村民的偉大之處,不是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他們能承認自己的無知,在許多企業,主管是不可以承認錯誤的,承認錯誤是比自殺還要恐怖的事,所以即使面臨倒閉也不可承認錯誤的心態,將會使組織走向滅亡之路!
本書的可貴之處就在於,讓讀者了解我們習以為常的交談或溝通的方式,很可能就是造成我們無法達成任務的最大障礙,如同書中的故事情節,一群村民藉由集體的思考而產生有意義的行動,最後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最佳解決方案出來。
偉大的集體智慧產生,往往源自於微不足道的說話及互動方式,然而我們經歷的選舉雖然是最公平的方式,卻是最容易分裂彼此的溝通方式了,聰明的你願意承認有更好的互動方式嗎?答案就在本書中!
從寓言的感動中學習
楊碩英(中山大學企管系副教授)
大衛.哈欽斯﹙David Hutchens﹚這套「五項修練」圖文書共有五本:
(一) 《比狼學得快》 ﹙Outlearning the Wolves﹚ 總論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描述一群羊如何運用集體智慧,想出圍堵狼的方法,打破羊總是會被狼吃的命運。
(二) 《旅鼠的困境》 ﹙The Lemming Dilemma﹚ 介紹願景及自我超越。一些旅鼠透過不斷地自問:到底我要什麼?我是誰?為什麼我在這兒?等一連串對生命探索的問句,找到真正的願景而自我超越,跳脫集體跳崖自殺的宿命。
(三) 《洞穴人的陰影》 ﹙Shadows of Neanderthal﹚ 探討心智模式產生的原因及破解之道。書中以洞穴人來諷刺活在心智模式背後的我們,一旦跳脫心智模式,就能產生全新的想法,豁然開朗。
(四) 《冰山的一角》 ﹙The Tip of the Iceberg﹚ 以系統思考分析冰山上愈來愈多的動物們所面臨的困境,體認到如果只看冰山的一角,而不了解冰山下所發生一連串的因果互動,是無法產生新的思考以及有效的行為。
(五) 《聆聽火山的聲音》﹙Listening to the Volcano﹚敘述一群村民在火山爆發的危機中,如何透過深度匯談開啟集體思考與行動的智慧,產生全新的對策。書中也簡介了深度匯談所需開放、信任的組織文化,以及實踐時所需的耐心及勇氣。
我們研究室幾年前就買了這套圖文並茂的寓言故事書,買來後就束之高閣。這次兆岩用心地把這套書翻譯出來請天下文化出版,研究室的夥伴們讀了初稿都覺得非常有意思。我覺得這一套書像是墊腳石,可以幫助我們跨過門檻,登堂入室,從而在五項修練的堂奧中更深入地探索、學習與修練。
(作者為中山大學企管系副教授暨系統思考與組織學習研究室負責人)
給年輕人一扇窗
洪蘭(陽明大學教授)
這套書我非常喜歡,誰說讀書一定要正襟危坐才能讀的進去,書本一定要寫的艱深難懂才是有學問呢?這套書在滑稽幽默中點出大道理,它的效果比長篇大論的說教還好,因為它生動、有趣,孩子不會排斥,在不知不覺中把道理聽進去了。
在這套書中,我最喜歡《比狼學得快》這個故事。狼會吃羊,這是天經地義,所以羊會接受這個事實,因此一些沒有思想的羊就會任由命運安排,逆來順受,認為在劫難逃,不求改變。但是假如你不服輸勇於挑戰,你的命運就可能改變。這本書告訴我們光是改變做事的方法是不夠的,必須改變觀察和思考的方式才有用。所以第一要先設定目標-不要再有羊因狼而死掉,第二挑戰教條,羊一定要被狼吃嗎?第三,收集資料,儘量收隻與狼有關的訊息,彼此分享再集思廣益。福爾摩斯說「數據,數據,沒有數據的推理是罪惡」,羊收集了數據後便發現下雨天羊不會短少,只有晴天狼才吃羊,經過觀察,結果發現天旱無水時狼會從經過河床上的鐵絲網下面鑽進來吃羊,下雨時水流湍急就不會,因此只要把石頭堵住河床那一段的鐵絲網羊就安全了。這個故事很生動的教會了孩子科學思考的方式:觀察、假設、求証、解決問題。
《旅鼠的困境》也是一樣有大道理,大部分的人習慣盲從,只會人云亦云,只有少部分人會想辦法掙脫傳統的束縛,開創新天地,我們國歌中有一句「毌故步自封」,為什麼國歌要警告全國國民不要故步自封?這句話到我出社會工作後才深深感覺到人們是多麼安於現狀,不求改進,而且自己不做還會阻撓別人做,人往往對企圖改進的人戴上大帽子,例如「四大寇」、「敗家子」。也幸好有這些不安於現狀的人,人類文明才得以進步。這本書告訴我們人一定要隨時隨地有勇氣超越自我,生命才有延續的價值。
《洞穴人的陰影》就更有意思了,很多人一輩子就像洞穴人一樣不了解自己的無知,因為不知道自己無知,所以對自己很滿意,最糟的是,他們也不許別人有知識,不准出去看,大家都背對著洞口坐,像鴕鳥一樣,頭埋在沙裡,眼不見為淨。只要沒有人唱反調就可以假裝它不存在;如果有人不識相,敢去提,便說他是唱衰台灣,不愛台灣,是中共的同路人,帽子一戴,所有人閉嘴,大家又苟且生活下去,這是多麼可怕的心智模式。目前社會上不知有多少現象政府都是以這種方式去處理,例如,現在國小學生中七個孩子中已經有一個是外藉新娘所生,但是政府至今沒有一套措施來幫助這些可憐的母子,而且還稱自己國民的媽媽「外藉新娘」真令人不可思議,這些孩子再過十年就會進入社會成為我們養老金的提供者,人無遠見必有近憂。這本書對沒有世界觀,只想關起門來做皇帝的官員來說是本必讀的書。
第四本是《冰山一角》,企鵝無法潛水到深海去撈蛤蜊,於是引進外勞,請海象幫忙,一開始很好,但是後來人口越來越多,地狹人稠,衝突就產生了,寫備忘錄,訂條約都無濟於事,因為現實的需求是大於公民道德的理想,最後,只有借重系統思考,從全新的角度出發,才避免了坐以待斃。人類的社會是很複雜的,它綿密的網路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只有承認看似不同的東西會彼此相互影響,才可避免傾軋,只有系統的方式思考時才會周延,問題才得以釐清。系統思考能力應該是國民必備的能力,以台灣目前社會的亂象看來,必須跳出傳統的線性思考,台灣才會有前途。
做過主管的人都知道,溝通是最困難的事情,每個人的背景知識不同,由背景知識所引伸的解釋就不同,日本片「羅生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同樣一件強暴案,三個目擊者的解釋都不相同。因誤會而產生的藩籬連生死這種大事都穿不透,我一直想找個比喻讓學生了解溝通的本質,今天看到「聆聽火山的聲音」,不禁拍案叫絕,這就是我一直想找的書。
在第五本《聆聽火山的聲音》這個寓言中,住在火山下村莊的人所說的話會像字一樣出現在空中然後掉下來,當辯論時,話越說越多,字也越堆越高,兩人中間就築起了一道牆,到最後牆比人高,互相望不見,溝通就斷絕了。這道牆築的這麼快,因為人不太能傾聽別人說話,在心理學上有許多實驗,透過情境的操弄,受試者聽到了實驗者希望他聽到的話,而且信心滿滿,確信他聽到的就是這句話,當實驗完畢,我們把這句話重新播放給受試者聽時,他們都目瞪口呆,不能相信自己怎麼會聽的這麼離譜。因此,念過心理學的都知道: 「眼見不為真」,我們看到的是後天認知的解釋。
了解到這點之後,人們比較能捐棄成見,虛心聆聽別人說話而產生共識,共識就是兩者之間的橋樑,有了橋,全村的村民就可以平安到達火山威脅不到的安全地帶把問題解決了。在歷史上,危機發生時,一定有主戰派和主和派兩派辯論,我們就看到敵人尚未打來,自己內部就分裂了,最後生民塗碳國家滅亡。如果萬眾一心,像這本書最後結尾一樣,有了橋,還有什麼地方到達不了呢?
這是一本寓意很深的故事,古人說: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人的話說出來會像書中所說的,在空中形成字,傷害別人,最後形成隔閡,君子怎能不謹言慎行呢?
這套書我認為非常值得看,小故事中的大道理才是最能感動人的。
專注於開發組織及其員工的新可能性,他是「破舊除新傳播公司」(Iconoclast Communications)的會長。
擅長領域為組織學習與系統變革,集作家、講師和顧問的身份於一身。 哈欽斯跟女兒艾默莉(Emory)、妻子蘿比(Robbie)和兒子奧立佛(Oliver)現居田納西士麥那(Smyrna)。
其網址為www.David.Hutchens.com
劉兆岩先生為羽白國際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英國利物浦大學材料工程研究所碩士,美國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系統動力學研究,在華人地區推行學習型組織的創新管理方法10年有餘,曾立下『使大中華區所有的組織都成為學習型組織』的願景,持續教育管理者接受與社會共榮共存的管理理念。曾至多家知名機構甚至跨國公司,進行組織學習的訓練或輔導: 台灣默克、中華電信、台灣應材、IBM、Kodak中國、HP、美商3M、Philips、MERCK、台灣客服、泛亞電信、榮民總醫院、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為了要協助各類型組織轉型,甚至長期培養組織學習的能力,經常與受服務的組織合作發展各項實用的工具方法,成為組織長期發展的重要夥伴。
2006/01/23
BCB327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4.8×21cm
黑白
9864176366
85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