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青春期的孩子,除了關心體重、身形之外,「身高」應該是青少年與家長共同關心的問題了。其實,小孩的身高受到遺傳、飲食、睡眠及運動等各方面影響,雖然從遺傳因素來看,有公式可以計算出孩子理想身高範圍,但想要突破遺傳限制,並非不可能。
青春期的孩子,除了關心體重、身形之外,「身高」應該是青少年與家長共同關心的問題了。其實,小孩的身高受到遺傳、飲食、睡眠及運動等各方面影響,雖然從遺傳因素來看,有公式可以計算出孩子理想身高範圍,但想要突破遺傳限制,並非不可能。若能從飲食、睡眠及運動等其他方面下手,還是有機會藉由後天的努力,讓孩子長到最理想的高度。
計算身高的公式:
男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1)除以2,再加或減7.5公分
女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1)除以2,再加或減6公分
若父親身高172公分,母親身高158公分,那麼兒子的身高=(172+158+11)/2±7.5,因此,身高範圍會落在163公分到178公分之間。
身高除了遺傳因子之外,關鍵在於「骨頭年齡」和「把握生長時間」。一般來說,男生的骨齡可以長到16歲,女生長到14歲,若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成長進度就可能落後;如果孩子性早熟,也會提早喪失長高的機會,還有飲食與睡眠問題,也會造成「長不高」的困擾。
臨床上有一個案例,一位國小三年級的女生,因為身高低於班上的平均值,父母在憂心之餘,帶孩子去看醫生。醫師根據孩子的父母身高,算出她未來身高的最高值與最低值。
醫師問女孩:「你以後想要163公分,還是151公分呢?」
女孩急著說:「163公分。」
醫師笑笑說:「那你要答應我做到四件事,一、餐與餐之間不可以吃甜食與炸物,才不會影響到正餐。二、晚上10點以前熄燈上床,因為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在晚上10點到半夜2點。三、每日跳繩五百下,而且每天運動30分鐘,充分刺激生長板。四、每天早晚各喝牛奶一杯,補充鈣質的吸收。」
結果,當天晚上,女孩一上床就哭了⋯⋯因為,她從小都是11點以後才睡得著,叫她10點睡實在做不到!為了幫助女兒長高,從那天起,爸媽配合女兒,每天10點就關燈入睡,而且陪著每日跳繩,補充足夠的牛奶與營養。不到半年,女孩居然大幅長高了6公分!實施多年之後,已超越身高公式所計算的163公分,也達到滿意的身高。
女孩的例子或許是特例,也可能是放諸天下皆準的通則。雖然我們無法控制遺傳因子,卻能掌握飲食、睡眠及運動等人為因素。綜觀青春期營養,不論在家用餐或外食,注意充分攝取六大類營養素,把握吃蔬菜水果的機會,早晚補充牛奶,增加鈣質的吸收。唯有吃得對、吃得夠、吃得營養,搭配足夠運動,才能正常發育、避免肥胖、幫助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