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那一幕全然震撼了我。一個問句閃進我腦中:「為什麼是老人帶著比他更老的老人?」

遺忘的,記得的,與忘不了的
被遺忘的時光
(攝影者:龍五)
原本,我是不想拍「被遺忘的時光」的。
前往北極之前,「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聯絡我,希望我幫他們辦一個關於失智症的紀錄片徵件比賽。只是沒多久後我就出發去北極,沒幫上什麼忙。
但這件事就像個種子埋進我心底,跟著我一起去了北極。在北極時,我屢屢想起外婆,也開始思考,自己有沒有機會去拍像外婆這樣的長輩?但這個念頭當時還很模糊、很粗糙,不知道可以怎麼拍。回到台灣,基金會又聯繫我。我想到那個在北極時萌芽的想法,便答應和他們聊一聊。
見面那天,基金會安排一位護理長,向我簡報什麼是失智症,什麼海馬迴、蛋白澱粉等等,一堆醫學術語,聽得我暈頭轉向。護理長解釋得很仔細,我也聽得很認真,但簡報內容實在太學術,我提不起勁;而且我人雖然去了,心裡還是有些抗拒,老覺得他們會要我拍某種衛教影片。所以那時盤算著,一有機會就要落跑。
簡報到一半,外頭來了一個壯壯的,年紀約莫六、七十歲的老先生,帶著他的老父親,一看就知道是要安排老爸爸住進來的。他們應該事先和基金會聯繫好了,一到門口,警衛就通知工作人員大姊把老爸爸接進去。我還聽見她對老爸爸說:「哇,爸爸,我跟你講,裡面有很多老人家,可以陪你下象棋哦。」
老爸爸大概八、九十歲了,而那位六、七十歲的兒子,就這麼把父親交給那個大姊。老人家儘管失智,並不代表對身邊的變化沒有反應,莫名地被別人接走,才過不到五秒鐘,不知道是覺得自己被騙了,或者認為兒子要拋棄他,總之某種強烈的念頭衝撞了他。突然間,他開始大吼大叫、猛力掙扎,整個現場陷入一片混亂。
這頭的護理長還在對我解釋海馬迴,那頭的聲響打斷一切。我忍不住轉過頭,那老爸爸使出渾身力氣,不斷推拒拉扯,工作人員都快拉不住了,還有個替代役男衝過來幫忙。
老爸爸的老兒子看到這一幕,整個人不知所措,只能一直小碎步地往後退。但緊緊被抓住的爸爸像抓狂般,轉過頭來,用非常凶狠的眼神瞪著兒子,大吼:「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他提出來的疑問是如此直接,瞬間讓所有的一切都安靜了不動了。然後老爸爸好像力氣用盡一樣癱軟,而他的兒子哭了,眼淚簌簌流了下來。
我知道他兒子一定沒做錯什麼,可是大家都無能為力,我也不知道通常這種情況會如何收尾。沒想到,還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兒子走過去挽起老爸爸,兩個人轉身,就離開了。
那一幕全然震撼了我。一個問句閃進我腦中:「為什麼是老人帶著比他更老的老人?」不是應該像我這樣四十幾歲的中年、帶著父母的「一老一少」才對嗎?怎麼是一個「兩老時代」了?
那一瞬間,我就決定要拍這部片。後來拍片的那兩年,這對父子沒再回來過。
被遺忘的時光──楊力州《青春:獻給他們的情書》特輯之四
摘自《青春:獻給他們的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