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有天我走在忠孝東路上,突然一個長髮女孩叫住我,我以為是我政大或輔大的學生,但還是想不起來她是誰。她笑著告訴我,她以前名字叫國泰。那瞬間我很震撼,所有記憶統統混在一起─國泰?國泰是男的耶,怎麼變這樣?
凝視自己的青春
想拍「青春」這部紀錄片,無非是因為我和這群學生很要好。
我一九九四年開始拍攝這群學生。其實那時根本還不明白紀錄片是什麼,一直到讀紀錄片研究所時才漸漸弄清楚。最早是記錄他們軍歌比賽、拔河比賽之類的團體活動;念研究所時必須有作品,自然又回去拍這群已經非常熟悉的孩子,一路拍到現在。他們對我的攝影機並不陌生。教書時,我會在教室裡架攝影機,把一些素描或水彩示範過程拍下來,方便學生自己複習,所以他們很習慣這個老師會拍東西。
我認識這群小朋友時他們才十六歲,現在都已經三十六、七歲了。很多朋友問我還要拍多久,我想拍到他們四十歲為止吧。我覺得十六歲到四十歲是最青春的階段,十六歲之前搞不清楚青春是怎麼回事,四十歲之後,則只能抓住青春的尾巴了。
十年守護
當老師的期間,我帶的是男生班,學生多半都很 man,但有一個比較女性化,一天到晚被欺負。他叫王國泰,同學都把他名字倒著唸成「泰國王」。有天他哭著跑來找我,說同學這樣叫他鬧他,聽著聽著我也覺得很好笑,尷尬得不知道怎麼處理才好。
我拍過很多學生,但我沒有一直跟拍王國泰,他和其他學生格格不入,一九九八年他們畢業之後,就和大家失去聯絡。幾年後,有天我走在忠孝東路上,突然一個長髮女孩叫住我,我以為是我政大或輔大的學生,但還是想不起來她是誰。她笑著告訴我,她以前名字叫國泰。那瞬間我很震撼,所有記憶統統混在一起─國泰?國泰是男的耶,怎麼變這樣?
那天回去後,我找到一卷帶子,是我到他家拍的。那時在他房間,我問了他很多問題:同學欺負你時怎麼反應?知不知道你在做什麼?他對著鏡頭告訴我他喜歡男生,時而沮喪、時而開心地和我分享他的想法。我感觸很深。那時鏡頭裡的他是個穿制服的男孩,對照在路上遇到的長髮女孩。我在想,這個故事該怎麼說?
於是我想出這段紀錄片要呈現的樣子:一九九八年,國泰說著他喜歡男孩子的事情,時而沮喪時而興奮地分享,突然間我問到一個觸及他內心的問題,他低下頭,什麼都沒說,後來就起身跑了出去。我因為害怕他會做出什麼事,也跟著追出去,鏡頭一邊錄,我一邊在他身後兩、三公尺的距離,叫著「國泰!國泰!」他不理我,一直跑。
天色漸漸昏暗,在一個巷弄的轉角,我衝過去差點撞上他,發現竟然有一個人把他抱得緊緊的。鏡頭往上,看到一個女孩緊緊抱住他,輕拍著背安慰他。鏡頭穩定下來,焦距漸漸清楚,那個緊緊抱住國泰的人,是來自二八年長髮的國泰。
摘自《青春:獻給他們的情書》

Photo:https://unsplash.com/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