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這些年來的台灣,內鬥無時或已。每有政治風潮,就有人要檢驗另一些人對鄉土的忠誠度:你愛不愛台灣?

這些年來的台灣,內鬥無時或已。每有政治風潮,就有人要檢驗另一些人對鄉土的忠誠度:你愛不愛台灣?
一百一十多年前的梁啟超寫〈憂國與愛國〉,五十多年前的胡適寫〈國家是我們的青山〉,所以,心中無國,則憂是妄言、愛是謊言。
國家是我們的青山
胡適說,若青山不在,我們吃飯說話都不容易。
在以前,你愛國家,會受人尊敬,譬如寫「意映卿卿」的人,穿草鞋拿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人,十萬青年十萬軍開赴邊關異域流血送死的人,以及躺在金門古寧頭沙灘上的人。稍後因各種原因,大家不多談愛國了,但愛國還算不得不體面的事。
但現在可不行了,你說愛國,不僅頑固,且幾近反動,惹人笑罵。再說,愛哪個國?愛「中國」?那是指大陸,不能包括台灣,要受集體圍攻的。愛中華民國?在某些人眼裡它早已亡了,在另一些人眼裡它是「移民」,都不能享受被愛的待遇。愛「中華民國在台灣」?那是投機份子「借殼上市」的順口溜,正派人士不屑於湊熱鬧。
目前最安全的說法當然是愛「台灣共和國」,可是現在還沒有這個國呀!所以,大家就不談愛國了,省得麻煩。
其實,人都要有一個國家,做為安身立命之所,生命財產就業言論等等自由才得以寄託。巴裔美籍學者薩伊德一輩子都替巴勒斯坦呼號,但美國是他的國家。胡適博
士半生住在新大陸,而中華民國是他的國家。民國四十一年年底,胡適自紐約回台訪問,十二月七日在台北演講,說了下面這段話:
在民國三十八年,我感到抬不起頭,說不出話。我曾對家人說,不要以為胡適
之在吃自己的飯,我們家鄉有句俗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感到青山就是國家,國家倒楣的時候,等於青山不在。青山不在的時候,就是吃自己的飯,說自己的話,都不是容易的事。我在國外這幾年,正是國家倒楣的時候,我充滿了悲痛的心情,更體驗到青山真正是我們的國家。
做為自由主義知識份子,胡適對政府及領導人一向不是順從的態度,他的批判、反對也許溫和,但非常堅決。不過他了解政府並不等同於國家,政府可以換,國家不能換。為了發言的公正和方便,不論政府如何堅邀,他都謝絕從政。可是當日本大軍壓境,國家在危急存亡的時候,他毅然銜命出使美國,甘做「過河卒子」。
今天台灣的政治人物,多不理解「青山」的重要,甚至掘土的掘土,放火的放火,恨不得把這座「青山」毀了。對上述胡適那段話,也許有人會說,現今的台灣已不是民國三十八年時那樣「倒楣」了,我們有美國撐腰。真的嗎?菲律賓無故射殺台灣漁民,美國別說譴責,連「遺憾」兩個字都不願說,蓋今天菲律賓之於美國國家利益比台灣更有用也。還有人認為,台灣是「民主燈塔」,美國不會棄而不顧。這更是不明事理,有人相信胡志明政權比阮文紹政府更民主嗎?
今天生活在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要認清政府與國家之別,別讓少數政客以內鬥亡了國家。這些人為了一人一黨之私,可以用全民的安全與福祉當賭注。我們若守不住這座「青山」,將來「就是吃自己的飯,說自己的話,都不是容易的事」。
(二○一三年六月六日《聯合報》)
摘自《江山勿留後人愁》
Photo:Vlad K.,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