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平均來說,人的一生中可以經歷一、兩次大運。換句話說,任何人至少都會遇上一次,而人生的成敗、貧富,也取決於每個人如何掌握這些跡象。因此,當大運接近時,千萬不可以輕易放手。順帶一提,以下是大運出現時會伴隨發生的變化與信號。此時此刻的你,是否正好遇上了近在眼前的大運呢?
圖片來源:Pixabay
先別急著失望。我們只是沒辦法生在豪門而已,卻依然可以成為真正的富人。與其成為人人稱羨卻無法使用金錢的畫中富翁,倒不如當個能夠自由運用金錢的畫外富豪?
大部分人擁有的命運都很平凡,所以夢想致富的人一聽見「您的命很平凡」,往往會馬上皺起眉頭。畢竟,每個人都私心期待,自己能擁有不一般的命運。
平凡的外貌、平凡的職業、平凡的性格、平凡的人生⋯⋯全部訴諸「即使沒有什麼與眾不同,也不能說是沒出息或差勁」的金玉其外式解讀。
不過,所謂「平凡」其實才是這世界上最好的讚美。每次遇到對於「平凡的命運」露出不悅神情的人,我總會用「箭靶」這個例子來做說明:
一個名為「人生」的箭靶就架設在五十公尺外,沿著正中央的紅心向外側計算,分數是從十分到零分。數據顯示,第一支箭平均會落在八分,第二支箭則會受到風勢影響而脫靶。但在運氣的世界裡,哪怕風吹雨打、山崩地裂也絕對不會掉出箭靶之外,只要專心將箭頭瞄準,就算是陰雨綿綿的天氣也有機會順利射中紅心;為什麼?因為「平凡」是建立在一個基本的前提下—即使你不夠優秀,也不至於脫隊。
「平凡」這個詞就像這樣,隱藏著某種難以成就的價值。反過來說,就是運氣的射程不會落到極糟糕、惡劣的範圍裡;甚至還可以延伸解釋成:同樣能憑藉自己的力量,創造致富的機會。
比起死守著終其一生也花不了的錢的不實際富翁,成為實際能把錢花出去的富豪的可能性才更高。所以,就算沒辦法占據那百分之一的運氣,誕生成為為畫中的富翁,也大可把握剩下百分之九十九的運氣,成為畫外的富豪。
在「您的命很平凡」這句話背後,其實隱藏著如此隱密、遠大的含義。
一直以來,人們都在尋求關於運氣的建議。無論是金融界排名前三十的豪門企業,或是選舉近在眼前的政界人士、苦惱參演作品的藝人,還是平凡的受薪上班族。儘管每個人的故事不盡相同,但最常聽到的卻同樣是關於「發財運」的問題。
像是「我有成為有錢人的命嗎?」「什麼時候才會輪到我走運?」等。換句話說,也就是怎麼做才能讓生活變得比現在更好、更成功。
任何人都會好奇自己的未來,就算是我也一樣。我同樣會津津有味地讀著那些雜誌上出現的「本月星座運勢」,面對用來排遣無聊的塔羅牌結果,也像是它能立刻扭轉人生那樣,聽得心臟狂跳不已,只因那遙不可及的未來,彷彿就是握在手中的一絲希望。
然而,運氣的原理或機制並不像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那麼簡單,人生的改變終究不是投入硬幣就能播放音樂、自動化運轉的投幣式KTV。
某天因為頭痛欲裂去看了醫生。
「請問您是哪裡不舒服?」
「頭一直陣陣作痛。」
「那我們先做一些詳細的檢查吧。這樣才能找到原因。」
醫師的第一步是診斷,以釐清不知名疼痛的根源,接著向患者提出像是手術或開立處方、建議休養等大方向,並將選擇權交予患者。患者只要在參考醫師的診斷後,選擇適合自己的療法即可。關鍵始終在「我」。
觀察一個人運氣的方法也是如此。對某些人來說,金錢問題或婚姻是一道關卡;對某些人來說,苦惱的則是換工作或創業。即便所有人都是為了聽取答案才找上門,但想要聽到真實答案的人卻比想像中來得少;又或者說,就算說出答案了,他們也還沒有做好完全聽進去的準備吧。
一名在小型物流公司已任職三年的主任,渴望得到一份可以一夜致富的命運特效處方箋。
一坐下來,他便笑著問道:
「聽說,我從小不管拿八字去哪裡給人家算,大家都說我的命很好。可是,從二十歲走到三十歲了,好像還看不見要走運的跡象耶⋯⋯至少也該中個樂透吧?我的命到底怎麼樣?」他的表情已經寫滿了「自信」二字,眼神透露出自己人生理應擁有的天大一名在小型物流公司已任職三年的主任,渴望得到一份可以一夜致富的命運特效處方箋。一坐下來,他便笑著問道:「聽說,我從小不管拿八字去哪裡給人家算,大家都說我的命很好。可是,從二十歲走到三十歲了,好像還看不見要走運的跡象耶⋯⋯至少也該中個樂透吧?我的命到底怎麼樣?」他的表情已經寫滿了「自信」二字,眼神透露出自己人生理應擁有的天大幸運似乎迷路了一陣子,還沒找到路,一副要我快點把它帶回正軌的樣子。
「我方便請教一下,您確切期望的是什麼嗎?」
「當然是變成有錢人啊。我命中會注定變成有錢人嗎?三年後會變得比較好嗎?」
他執著地刨挖著即將於三年後展開的玫瑰色未來,而我卻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請問您三年前在做些什麼?」
「就上班啊,每個月領薪水。當個薪水小偷的感覺也不錯。」
他已經親手揭開了自己的未來。三年前的景象,完全就是他三年以後的模樣。
倘若不採取任何行動,自然不會發生任何事;不,應該說理當不會有任何結果。人都已經長到三十歲了,卻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嗎?這位男子正在完美地忽視基本的運氣原則,不,是人生原則。我沒辦法給予一心想著發大財的他任何建議。只是,他依然試圖透過猶如電波般的渴切眼神,向我呼喊著:
「拜託告訴我,我會成為有錢人。求求你⋯⋯」
我能做的只有診斷。絕對不會給予任何答案。為了讓人生變得更好,我會試著陪伴上門諮詢的人一起絞盡腦汁思考。面對認真希望人生出現改變的人,我同樣也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認真地給予一切建議。可是,對於那些只是為了聽見自己想聽的話才來找我的人,我什麼也不會告訴他們。
至少在關於運氣的部分,我還是想對他說實話。於是,我告訴他:
「當尋覓的人愈是焦急,運氣也會逃得愈快,所以請不要期待與生俱來的運氣。沒有運氣,大可靠自己創造出來。畢竟,掌握運氣的方法太多了。」
就算是蜜蜂,也不會沒來由地往某個方向飛;就算是路邊的一朵小花,也會想盡辦法散發香氣與揚起花粉,嘗試以自己纖弱的軀體擬定與實踐存活策略。運氣也是如此。一個人具備的不過是成就某件事的適當時機與趨勢,但終究得靠自己的身體力行才能及時取得成就。
因此,這名男子的問題打從一開始就錯了。他應該問的是「怎麼樣才能創造運氣?」而不是「我有變成有錢人的命嗎?」當然了,如果能在問我之前先自己想清楚的話,過程自然會迅速很多,也會更實際、有效率。在男子大失所望地轉身之後,運氣也同樣離他愈來愈遠了。
人的大運每隔十年會轉變一次,各人出現的時期也不相同。我們通常會將大運轉變前的一至兩年稱為「交運期」,在這段時期,某些共通現象會不約而同地出現,不一定是好是壞,因為當即將進來的運氣與既有的運氣交會,前所未有的混亂與矛盾也會被強化。
大運不會完全沒有預告地到來,而是會透過身體與心理、環境的改變,向我們釋出信號。像是面相改變等身體變化,或既有價值觀改變的精神層面變化、自己身邊的關係變得不一樣的環境變化等,都是比較具代表性的跡象。我們不僅能藉此預見當下的命運,更能預見即將到來的未來。
平均來說,人的一生中可以經歷一、兩次大運。換句話說,任何人至少都會遇上一次,而人生的成敗、貧富,也取決於每個人如何掌握這些跡象。因此,當大運接近時,千萬不可以輕易放手。順帶一提,以下是大運出現時會伴隨發生的變化與信號。此時此刻的你,是否正好遇上了近在眼前的大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