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父母管教孩子就跟放風箏一樣,手中的線要握緊不能放,但是線必須長,給風箏高飛的空間,因為線太短風箏飛不起來。
報載有一位單親媽媽,因為她十四歲的兒子領出兩萬元的打工費,沒有告訴她用途,懷疑他交了壞朋友,便把兒子綁著帶到警察局,哭訴孩子不乖,威脅要自殺。
這母親激烈的管教方式看了令人搖頭。第一,她不該讓孩子當眾丟臉,國中生半大不小,已有羞恥心,不可不顧到孩子以後還要面對同學;第二,不該用訴諸他人的方式,強迫孩子接受。
智慧已開的孩子只可說理,不可打罵。她這樣做,只會把孩子愈逼愈遠。其實從報上看來,這孩子相當乖,母親哭訴時都沒嗆聲,鬧完了還乖乖讓她再綁著回家。
愈尊重孩子,他愈自重
父母管教孩子就跟放風箏一樣,手中的線要握緊不能放,但是線必須長,給風箏高飛的空間,因為線太短風箏飛不起來。
當孩子逐漸長大,父母便要逐漸放長線,給他自主的空間,同時一定要尊重孩子。你愈尊重他,他愈自重自愛;你把他當小偷看,他會自暴自棄,最後變成小偷。
中國有句俗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高一丈,魔在頭上。」父母若是不停打電話到孩子打工的店家查勤,採用緊迫盯人的方式,只會把孩子逼走,正如斤斤計較孩子成績,只會引來反彈。行為只有在孩子心中認同時,才會改善。
其實孩子有沒有變壞,父母察顏觀色就可知,就像我們想知道孩子上課有沒有專心聽講,只要看他的課本就曉得,課本上畫的是小人頭,代表這孩子上課沒有在聽。
信任孩子,放他高飛
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孩子說謊最大的原因,是不想讓父母失望。當孩子發現即使很努力也做不到,而父母一定強要時,為了不使父母傷心,他們就說謊了。
在大腦的研究上,人其實不喜歡說謊,說謊時大腦的血流量較多,因為要記得說過什麼謊言,將來才不會露馬腳。因此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真話,你就不必記得說過什麼假話了。」
孩子說謊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很想要某個東西,而父母不肯,因此去偷錢買或騙說學校要繳什麼費用。這種情況下,父母先不要動怒,先反省,為什麼孩子不敢跟我坦白說?是我太兇嗎?再看看他要的東西有沒有理由,如果在自己的經濟範圍內,不妨偶爾給孩子一個驚喜,畢竟童年時很想要的東西,長大即使有錢了,買得起了,也不會想要了。
信任是所有人際關係的根本,親子關係也一樣,父母不可欺騙孩子,孩子才敢跟父母說實話。很多父母說:「跟我講實話,我就不打你。」結果孩子一講實話,巴掌就打下來。孩子只要上過一次當後,絕對不會跟父母說真話。
也提醒父母們,請不要用成績做為給錢條件,例如考一百分給一百元。讀書是孩子的本份,人不應當做自己的本份而得錢,因為獎懲不當也會有後遺症,所以國外孩子多半是替鄰居除草、當保母賺零用錢。
每個孩子都不同,管教的方式也不一樣,從信任和尊重出發,則攻無不克,無堅不摧。
摘自《自主學習,決定未來》
Phone:https://goo.gl/xOPjF8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