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當我們的潛意識不斷吸收負面訊息,這些訊息也會進入潛意識,像種子一樣不斷發芽,深深的影響我們身心的健康和穩定。
很多人常感到生命很苦、處處受限、生活很難過、常被他人批評造謠或冤枉等,但他們不知道,其實生命中發生的一切(我們感知到的世界)都是自己造成的結果,我們的世界不過是自己心念的反射罷了。
最近有個病人敘述自己非常焦慮,甚至有心緊痛的問題,他的心臟和身體已檢查過沒問題。我發現他的能量場很不穩定,但不是焦慮,而是一種無法安定下來的能量,眼睛更有不斷上下移動的能量,這樣的能量場在上網上癮的人身上常見到。
我問他是不是一直在上網?他說他幾乎整天在家沒事就會一直上網,而且網路上很多訊息會讓他感到不開心或擔憂不安。的確,網路上互相傳閱的訊息,多數人都不經查證就轉發、也會跟著媒體、網路酸民、或他人起舞謾罵、批評、生氣等等,這些都會不斷創造和累積負面能量。
當我們的潛意識不斷吸收這些負面訊息,這些訊息也會進入潛意識,像種子一樣不斷發芽,深深的影響我們身心的健康和穩定。
想要有平靜美好的生命,我們一定要懂得善選好的訊息來源,避免過度使用網路和散播謠言(自己不是確實知道的事)。最重要的是,生活中如果遇到別人在數落和批判他人的時候(不是只有批評周遭的人,還包括批評明星或政治公眾人物、集團等),我們可以採取三種行動:
1. 對方願意聽我們的話,對我們信任的,可以協助他們用更寬廣的角度看事,不盲從或任意聽信媒體或他人之言而批評。網路和媒體很多是造假的新聞,為的是譁然取寵,增加收視率和點閱率而已,沒有任何真實性。
2. 對方跟我們不夠熟的話,我們可以找個藉口離開,不繼續接收對方的負面訊息能量。
3. 如果真的無法走開,可以在心裡送祝福給對方,祝福他可以平靜些,可以用愛和尊重對事對人。我們心裡和嘴巴一定不要跟著造作不好的能量,造作這些因(撒下種子),以後得要付出更大的代價(長成大樹)。
所以,要好好守住自己的心和嘴巴,不要任意汙染自己寶貴的生命。如我常說的「凡我投向宇宙的一切終將回到自己的身上」。不要抱怨自己命苦,也不要羨慕嫉妒別人的命好,要時時刻刻留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心念。不善的訊息(包括言語、畫面、影片等)不要接觸。更不要散播,才不會落入自己的潛意識。
多做、多看、多分享良善的行為、文章和訊息,不斷的播種灌溉善的種子,讓它們在自己的身心靈發芽長大。
為自己生命發生的一切負起全然責任,這樣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輕鬆享有美好喜悅的人生。
作者:許瑞云醫師
現任:財團法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教學型主治醫師、觀心生活學空間創辦人
部落格:happy1013.blogspot.tw
Facebook:www.facebook.com/Drjhsu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