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全方位身心靈的健康,不但深受生活環境、日常飲食的影響,也與自出生以來所有生命遭遇的記憶、情緒息息相關;身體疾病的發生,通常是種種不平衡累積許久的結果。明白這些原理,才能回到最根源處──心念,找到防範的關鍵與療癒的契機。
圖片來源:pexels
文 / 吳芳碩,天下文化編輯部副主編
敬愛的讀者:
不論是西醫醫學使用的最新儀器、手術或用藥,或是傳承許久的中醫與中藥,在臺灣行之有年的健保制度之下,我們相較許多國家的民眾容易得到充沛醫療照護。然而,不曉得您有沒有類似的困擾:有些身體不適,怎麼四處求醫,都找不到確切病因?或有些身體疾病,吃藥、手術,用盡各種方式持續治療,都不見痊癒或是一再復發?
許瑞云醫師與鄭先安醫師,受過完整的西醫、中醫訓練,也曾在大型醫療機構服務許多年,在看過為數眾多的臨床實例,並深化自身的學理知識之後,他們以「不開藥」就能治癒許多沉痾宿疾聞名,被病患暱稱為「不開藥醫師」。
不開藥,要怎麼治病呢?兩位醫師總提到,人體與生俱來有著強大「自癒力」,彷彿一部擁有卓越自癒力的精密儀器,而啟動這一份自癒力的關鍵,就在於「心念」。
繼《心念自癒力》好評暢銷之後,這本《心念自癒力,逆轉慢性病》寫下更多診間真實案例,進一步說明健康與病痛的心念成因,以及「養生」、「養身」與「養心」的實作方法。
本書涵蓋「維護健康」與「療癒疾病」兩大部分,第一部從如何建立日常飲食、生活習慣,談到情緒能量與心理健康,以及非常重要的卻鮮少在現代醫療體系討論的靈性關係,也就是人與重要他人、環境萬物的關係;第二部則列舉現代人最常面臨的多項文明疾病,探討成因與療癒實例。
清晰易懂的架構和豐富真實案例,讓我們能更深刻理解「心念」與慢性病之間的關聯,再加上隨附醫師親自示範的影片與精美插畫,帶領大家練習轉動心念與釋放情緒能量。健康的身心靈,離我們並不遠,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最好的醫者。
2022年,COVID-19疫情仍持續延燒,謹以此書獻給讀者。期望我們在心念課題中,共同學習與成長,祝福每一位讀者都擁抱健康的身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