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小說

大宅(限量硬殼精裝版)
優惠價
85
$281

大宅(限量硬殼精裝版)

Great House
書籍介紹

原來,愛、祕密與執著共有的名字,叫作憂傷。
四段喃喃細語的故事,四首低迴不已的哀歌

屋宅是如此龐大,以至於我們每個人都只記得非常微小的部分;關於大宅的記憶如此完美,讓記憶本身成了原始的大宅。

來世中,人們將一起生活在共同記取的回憶裡。但我們不行,我父親曾說,你我都不行。你我為了保存片段記憶而活,我們始終抱著遺憾,永遠渴求一個只存在於過去的地方。因為啊,我們記得一個鑰匙孔、一塊磁磚、以及門檻在開著的門下被磨損的模樣。

——游泳洞


一張古董書桌,串起四段不同的生命故事。

二十五年來,女作家娜迪雅都在同一張古董書桌上寫作,書桌因此成為她生活的重心。直到有一天,她不得不放棄這張書桌時,她的人生因此瀕臨崩潰……。

道夫,一位與父親維持著緊張關係的年輕男子,終於遠走他鄉。直到母親過逝後才回家,但在母親的葬禮結束後,他決定留下陪伴年邁的父親……。

在牛津大學教授浪漫文學的亞瑟,直到整理過逝妻子的遺物時,才發現她隱藏了一個駭人的祕密,一藏就是五十年……。

匈牙利古董商懷茲,不計一切要找回他的家族於二戰期間,被蓋世太保抄家、搶奪的家具及藝術品,特別是一張曾經屬於他父親的古董書桌……。

這四段故事交織出豐富的肌理,故事的主角們都曾在生命的某個時期,與這張古董書桌有關聯,不論他們是擁有者,或只是保管者,卻都無法永遠保有它。書桌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愛、說不出口的祕密、失落的年華,更是放不下的回憶。

第一部

全體起立
真正的善人
游泳洞
孩子們所說的謊言

第二部

真正的善人
全體起立
游泳洞
懷茲

謎團的書寫

妮可.克勞斯

寫作時,我讓刻意加諸自己身上的不確定感成為寫作過程的一部分。假以時日,這種不確定感將轉變為寫作的題材。我想你若長久處於疑慮之中,你終究會開始深思生活在疑慮之中的意義何在:可能是智識、道德方面的疑慮,也可能是自我疑慮。對我而言,最深沉的疑慮莫過於我們究竟能否完全了解彼此,而我也明瞭我們在這方面的限制。我懷疑我正在書寫的小說能否成形,我懷疑我自己寫作的能力,這些疑慮讓我小心處理筆下人物們的不確定感。作家娜迪雅為了寫作犧牲一切,她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是否正確,也懷疑自己是否真是萬中選一——如果我始終想錯了呢?這個問題令她相當苦惱。對退休的牛津大學教授亞瑟而言,他質疑自己與蘿特將近五十年的婚姻,他始終感覺自己娶了一個高深莫測的女子。當她過世之後、他發現那個她對他隱藏的祕密,他心中的疑慮更形強烈。對以色列父親亞隆而言,他懷疑自己是怎樣的父親。他的兒子是個法官,結果更是加深他這種道德方面的疑慮,他也不確定自己對這個他永遠無法了解的兒子,究竟懷藏著什麼樣的感情。至於懷茲兄妹,他們在僥倖逃過猶太人大屠殺、控制欲強烈的父親保護下,始終不確定該不該信任其他人,也不確定能否信賴一個穩固的家。

這種疑慮——亦即無法完全確知的感覺——也成為書中重要的架構。因為我始終不知道接下會發生什麼事情,自己也總是處於疑慮狀態。因此,本書的布局繞著讀者的不確定感打轉,最終也必須藉此鋪陳。這些故事將如何串連在一起?這些人物的境遇將吐露出什麼?哪些事情必須保持未知?這本長久以來對其作者始終是個謎團的小說,對讀者們而言也將帶著某種神祕色彩。但在解決謎團的過程中——最起碼就那些能夠解決的部分而言——我希望讀者花點時間置身不確定感的陰影之中,感受一下生活在其中是什麼滋味。

摘自《大宅》作者序

睿智、巧妙、才氣充盈!讀過此書,你才會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嫉妒克勞斯,原來聰明與美貌真的可以並存,做為七十後美國當代最出名的小說家,名不虛傳,此書該得美國國家書卷獎!

──陳玉慧


克勞斯為我們呈現出一則她心中最為純淨的悲劇。這是有如走鋼絲一般的高難度文學表現,唯一不同的是,她所行走的不是高空鋼絲,而是赤裸裸的感情神經,當你屏住氣息,她也沒有墜落。

──Rebecca Newberger Goldstein,紐約時報書評


克勞斯了悟人類承受的種種苦難。書中各個人物獨特生動的聲音,深深吸引我們聆聽。

──Ann Herleman,波士頓環球報


《大宅》是如此野心勃勃、擾人心神、氣勢十足、富有煽動性,以至於書評人深怕下筆不公,只將之縮減為短短幾句書評。書中試圖解決一些無法解答、但卻堅持得到答案的問題,頁頁充滿張力…..克勞斯的文字簡潔清晰,字字句句是如此優美,以至於我非得再三閱讀不可。雖然文句之中帶著隱隱的痛楚,但清晰精準的文字卻令人心曠神怡。

──Joan Frank,舊金山紀事報


書中探索回憶、孤寂、以及令人心痛的失落與渴求,感人至深,動人心弦。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網


克勞斯極為流暢地呈現出筆下人物的絕望與哀傷…..藉由貼切、戲劇化的文字描繪那股找到失落的物件,生命就會歸於圓滿的渴求。

──華爾街日報


《大宅》勇於探索無法想像、難以言喻的失落,讓我們看到放手與忘懷的區別,也教導我們記取過往的同時,不要忘了我們也正往前邁進。

──Mike Fischer,The Journal Sentinel


請你想像一幅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觀全景,其中包含四張相連的拍立得照片,張張以不同的速率慢慢顯像,最後終於顯現出完整面貌,思及至此,你不得不佩服克勞斯精雕細琢、從容不迫的敘事手法。

──Derek Thompson,大西洋月刊二○一○年十大好書


書中探詢猶太人的失落與身分認同,行文既富哲理,也令人深思。書中滿盈傷逝之情,以及對於重來一次的渴求,特別是重新再愛一次,全書因而感情豐沛……一再呈現智慧與感情的交融,令我愛不釋手。

──Anya Groner,Bookslut


充滿令人信服的卓見……多樣性敘事的範例,意欲將四組人物交織成為視野較廣、攸關回憶與傷逝的冥思。

──David L. Ulin,洛杉磯時報


如果每位作家注定會寫出某一本書,那麼每位讀者說不定也注定會讀某一本書。對於許多讀者而言,《大宅》很可能就是這麼一部作品。

──Book Page


一部傑出的新作……克勞斯營造出一部令人欲罷不能的小說,遠比她二○○五年廣受讚譽的《愛的歷史》更加自然動人……她贏得我們的心。

──Minna Proctor,Bookforum


克勞斯塑造人物的手法令人屏息,引人注目….《大宅》探索猶太人日復一日的生存之道,展現家人之間的謊言和祕密所造成的傷殺力。這部文學傑作將令克勞斯前兩本小說的讀者們大為滿意,也會為她引來更多書迷。

──Ellen Loughran,Booklist


這部令人讚嘆的作品充分顯現出克勞斯始終如一的天賦……克勞斯巧妙融合迥異的場景、人物、以及微妙的關連,拼嵌出一幅氣勢磅礡、令人難以忘懷的傷逝之圖。

──出版人周刊


妮可.克勞斯 作者
1974年生於紐約,長於長島。史丹福大學、牛津大學畢業,主修文學及藝術史。自小博覽群書,文采洋溢。未上中學前,即已涉獵亨利.米勒、菲利普.羅斯等人作品。十九歲開始寫詩,詩作曾發表於Paris Review、Ploughshares等刊物;小說作品散見New Yorker、Esquire等雜誌。 2002年出版第一本長篇小說 Man Walks Into a Room,同年即獲選《洛杉磯時報》年度最佳好書,Esquire雜誌並稱讚她為「全美最佳新秀作家」。 亦自2002年起,開始發展《愛的歷史》故事雛形,2004年以短篇小說形式發表於《紐約客》雜誌(New Yorker),大獲好評,迴響熱烈,決心擴寫為長篇小說。《愛的歷史》在2005年問世後,立刻登上英美重要暢銷排行榜,更迅速售出全球多種語文版權,可謂奠定國際文壇地位之作。 與小說家 Jonathan Safran Foer為美國文壇知名夫妻檔,兩人育有一子,現居紐約的布魯克林。
施清真 譯者

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大眾傳播碩士,美國西北大學人際傳播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現定居舊金山,專事翻譯寫作,譯作包括《愛的歷史》、《蘇西的世界》、《神諭之夜》、《遺愛基列》、《不存在的女兒》、《大宅》、《接骨師的女兒》、《珍.奧斯汀讀書會》、《繆思文集》、《神諭之夜》、《英倫魔法師》、《索特爾家的狗》等


2011/08/29

BLH093A

天下文化

硬殼精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2168004

0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