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小說

佛的孤獨
優惠價
85
$255

佛的孤獨

曹乃謙中篇小說選

$300

書籍介紹

馬悅然最稱許的山西警察作家曹乃謙,繼《到黑夜想妳沒辦法》、《最後的鄉村》之後,再一次為讀者說五個讓人目瞪口呆的傳奇故事。

五個中篇小說反映了作者生活與成長的那個奇特時空,真實的經驗與超強的想像力,構成了奇幻又具有足夠說服力的細節。

〈佛的孤獨〉說的是曹乃謙九歲那年的秋天,他的家從草帽巷搬到泥洹寺去住,遇見了一個不得已當了和尚的出家人「善緣」。孤僻而又六根不淨的和尚跟九歲頑皮搗蛋的娃娃發展出一段忘年之交,在許多可笑又動人的情節中,作者勾勒出一個人真正的慈悲,與生存的無奈。最後老和尚在大動亂中無可避免的遇難了,忘年的友情卻永遠存在長大的娃娃心中。小說家看似笑中帶淚輕描淡寫,他所反映的的仍是一個人力無法回天的悲慘時空。

另有〈山的後面還是山〉、〈冰涼的太陽石〉、〈隕歌〉、〈魚翔淺底〉都有真實架構,篇篇精彩。全書近十四萬字,一本讀後難以忘懷的小說。


記憶初愛時光:遙想少年曹乃謙陳文芬

佛的孤獨

山的後面還是山

冰涼的太陽石

隕歌

魚翔淺底鼠

記憶初愛時光:遙想少年曹乃謙

陳文芬 作家、資深媒體人、現於瑞典中國藝術公司工作

有人卻擅長記憶,且擅長記憶「初愛」,這個人是少年曹乃謙。

小名叫招人的九歲男孩隨著母親、父親搬家到一個叫泥洹寺的寺廟裡居住。

曹乃謙小說筆下的善緣和尚,在距離天朝遙遠的山西大同,隱身於巷弄人家,能開藥方,懂棋奕,用自己的方式過出家人的生活。招人眼中的泥洹寺,無甚奇特,「佛像們都是土哄哄的,落滿著灰塵……我去看望過幾次,他們都是一動不動在那裡發呆。他們的眼皮都沒怎麼往起撩,一副春睏秋乏夏瞌睡的樣子」當時的景象啊,歲月靜好。經常瞇著小豬眼咧起厚嘴唇微笑的老師父站在門院等少年踩自行車回家。

少年與老和尚之間,如師如友如父的一種鄰人純愛時光,在少年的一生留下了印記。故事的背景發生在中國十年浩劫驚天動地的文化大革命。

曹乃謙第二本瑞典文版譯作《最後的村莊》收進〈佛的孤獨〉。《瑞典日報》書評指出:這篇小說使讀者有了一個重要的機會──此刻罕見重新回顧文化大革命的文學作品,「如同金子一般的珍貴記憶」。作者寫出了人性當中深沉溫暖的愛,特別是出自一個孩童少年的目光。

(陳文芬寫於二一一年,八月四日)

摘自《佛的孤獨》推薦序

我簡直不管中國大陸的評論家對曹乃謙的看法,…我覺得曹乃謙是個天才的作家。                  

──瑞典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 馬悅然 推薦  


曹乃謙的小說魔術
竟如時間的擺渡慢慢搖啊搖
他把「文革」這個荒謬粗暴的歷史怪物
像熔燒蜜蠟 弧拉還原 人本來該是的溫柔模樣
一篇篇召喚失落純真的故事 
追憶那些被捏壞了的 脆弱美好的什麼
像彈灑漫天閃閃水珠

哀到絕盡處
讓我們無言以對
但又從忍不住流出的眼淚中
照見我猜是佛的視角才可能有的倒影:
「人是那麼美麗的造物啊」

──駱以軍 推薦


曹乃謙以悲憫之筆寫受時代巨輪推動,不能自主的卑微生命,而救贖以淳美的人情,黑暗裡有光,荒漠中有甘泉,閱讀後內心也被滌蕩得一片明淨。

──王盛弘 推薦


曹乃謙手持剪刀,剪出一張張窗花,窗花兒總有小童和善緣老和尚的日常圖景。小童推開一扇門,張望聖與俗的世界,行住坐臥的修行者看似常人,其實不凡,就如那些土墩墩、睜不開眼的泥塑佛像,低眉悲憐眾生。孤獨的佛啊!但是,文革浪頭捲來,你也要被沖刷成灰,失去淨土?

曹乃謙細筆道來,善緣老和尚是他人生的啟蒙者,歲月雖迫人,而他心中永遠保留誰也奪不走的記憶。

──楊索(作家) 推薦


曹乃謙 作者

曹乃謙是山西的警察,也是作家。 一九四九年農曆正月十五出生於山西省應縣下馬峪村。一九六八年參加工作,當過煤礦井下裝煤工、文工團器樂演奏員。一九七二年調入公安系統當警察,現供職於大同市公安局。 一九八六年,因和朋友打賭,開始寫小說,至今發表文學作品近百萬字。 其中在台灣發表中、短篇小說二十多篇。有十多篇小說被翻譯介紹到日本、美國、加拿大、瑞典等國。 在台灣於二○○五年八月由天下文化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到黑夜想你沒辦法》之後,他累積多年的作品陸續在大陸結集出版,並翻譯成多種文字版本。


2011/08/30

BLC067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0.5cm

黑白

9789862168165

293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