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人生是一條不歸路,無法倒退回到從前,過了就過了,回不去的。 而且人生也只有「體驗權」,沒有「擁有權」或「控制權」。

常看到周遭很多人因「失去」而活在後悔內疚裡,或者因被人誤解而深陷於委屈憤怒中,或者因害怕改變而強求自己和他人都得要依循著一個安全的模式過生活。
人生是一條不歸路,無法倒退回到從前,過了就過了,回不去的。 而且人生也只有「體驗權」,沒有「擁有權」或「控制權」,我們只能夠體驗不同的人、事、物,但無法真正擁有他們或控制他們。
強行控制或霸佔他人的行為,往往會造成兩敗俱傷的結果,這是常常發生在親子、伴侶、朋友之間的問題。這都是因為不明白我們的人生只有「體驗權」,並沒有「擁有權」或「控制權」。
我們對人、事、物體驗權有的長些、有的短些,但是即使再長也僅僅是跟我們肉體的體驗權一樣長罷了。肉體的體驗權一旦到期,其他的體驗權也全部都到期了。
看清楚了,我們自然會對很多東西(金銀財寶、美食華服、字畫藝術等),事情(地位、名聲、權力、所發生的事件等)或人物(親人、好友、愛人、仇人等)的執著懂得放手,不再費盡心機的汲汲營營、強行奪取、控制或抗拒。
所以當我們深陷於對周遭的人、事、物所發生的一切感到痛苦時,要提醒自己「人生不過是一場夢罷了,什麼都不是真實永久存在的,我可以專注的體驗學習,學習完了就把它們都放下吧」!
如此,我們可以體驗及學習肉體的疼痛、疾病、不適、衰老等感受,也可以體驗及學習情緒上被誤解、背叛、欺騙、失去、嫉妒、生氣、恐懼等感受,而不會深陷於苦痛中。
感受就是感受而已,會來來去去。它們不會24小時跟著我們的,只有當我們的心放在它們的時候,才會感受到它們的存在,所以它們沒有任何真實性,無需抗拒或緊抓著不放。當我們一直抗拒或緊抓著不放時,它們就會如影隨形,因為它們是我們心念的產物。
作者:許瑞云醫師
現任:財團法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教學型主治醫師、觀心生活學空間創辦人
部落格:happy1013.blogspot.tw
Facebook:www.facebook.com/Drjhsu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