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把每個員工變召募人員,任何怪招都要嘗試
Google錄取率只有0.25%,究竟要如何進這家公司? 人資長告訴你他們的選才方法, 如何把Google打造成「人才複製機」?
每年Google的應徵者多達一百到三百萬人,錄取率約○.二五%。哈佛大學二○一二年錄取率六.一%,也就是說,錄取Google還要比哈佛難將近二十五倍。○六年前,Google為了找到人才,什麼策略都肯嘗試,因為每每在幾萬人當中,才能找到最適合的一個。
我們與其他企業一樣進行資歷查核,自動比對應徵者與既有員工的履歷,但也建立起一套應徵者追蹤系統,員工可能被詢問是否認識應徵者,並徵詢意見。我們會將每位應徵者的相關資訊彙整,製成一份長達五十頁的召募報告,由徵聘委員會審查。徵聘委員會由熟悉該職缺工作、但又無直接利害關係的人員所組成,目的是做到客觀公正。
我們也與獵人頭公司合作,但他們不了解我們為何要找「通才」而非「專才」,也不懂我們為何偏好聰明、有好奇心的人,不找真正的專家。在知道我們堅持找到人才後付費,而不像大多數企業預付部分費用,獵人頭公司更是直跺腳。此外,我們要求幾十次面試,淘汰掉九九%以上的應徵者,而且給的待遇比對方現有薪資更低。
奇奇怪怪的方法我們也試過。○四年,我們在國道旁刊登一則謎題,希望吸引兼具好奇心與企圖心的資訊工程人才解答。解答成功後,進入網站,可以看到第二道謎題,成功答出第二題的人,會看到下頁信函,懇請對方考慮加入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