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直覺鍛鍊
現代文明的批判(紀念版)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皮徹鎮的礦業繁榮最終將小鎮毒害成鬼城,河內老鼠大屠殺也因錯誤誘因讓問題惡化。《達爾文陷阱》寫下這些故事正揭示了人類短視行為帶來的代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價值與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關閉
中國政府一直在推動一種新的二戰集體記憶,藉此讓中國能夠更合理的在國際秩序中扮演現在的角色。許多分析中國行為的研究,都著重於中國是否遵守各種國際規範,或者這個大國的作風是否符合修正主義。中國顯然想在全世界扮演重要角色,其中一種方法是利用物質、軍事、經濟手段,另一種則是靠說詞。
1980年代以前,中國學術界大多都把抗戰說成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游擊戰。這種趨勢在之後的三十年開始改變,他們開始承認國民政府在抗戰中的重要角色。這種修正主義觀點為抗戰的軍事史提出了新框架...
外國人提及中國的集體記憶,通常都會想到文化大革命、十九世紀的鴉片戰爭這類歷史事件;但其實中國過去幾十年開始愈來愈在乎另一段歷史:二戰的歷史,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抗戰。長期研究中國近代歷史的芮納.米德教授指出:中國回憶抗戰歷史,與民族主義認同和它在國際上扮演的角色密切相關,並改變了中國內部的政治文化。
在翻騰的歷史長河中,蓋棺也已無法論定,誰也難以掌握最後的真理。我們所希望的是,每一位人物寫下他們的經歷、觀察,甚至後見之明。他們的貢獻,是為歷史留下紀錄;他們的挑戰,是為未來接受檢驗。
《彭博商業周刊》年度最佳著作《大失衡》一書指出,Uber在中國的挫敗主要在於中國科技產業開始發展出所謂的中國矽谷,對於策略性的產業,會透過直接投資、經濟間諜,以及國家資助併購外國企業資產來支持中國企業並發展出能和西方科技巨頭一同競爭全球市占率的影響力。
柳傳志在挑戰他認為將阻礙公司成長的中國政府禁令時,甚至還做好了被捕入獄的準備,他說:「我的工作很困難,困難大多來自政治不確定性風險。」。
中國企業高階主管和政府官員之間的關係常被形容為一種社會黏膠,人際關係往往被視為做生意的必要條件。但現在,這種關係對企業成長的影響程度已經降低,而且也比較不涉及個人。
中國的企業領導人和西方企業領導人有很多方面的差異,或許最重要的差異是他們看待學習的認真程度,尤其是他們本身的學習。
馬雲一再隨著新技術的問世及顧客的變化,改變阿里巴巴的策略,展現在快速變化的中國市場上需要的機靈度。
立即報名!郭強生《死亡可以是溫柔的》台北新書分享會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