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直覺鍛鍊
食安醫師的無毒餐桌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皮徹鎮的礦業繁榮最終將小鎮毒害成鬼城,河內老鼠大屠殺也因錯誤誘因讓問題惡化。《達爾文陷阱》寫下這些故事正揭示了人類短視行為帶來的代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價值與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關閉
與其說變老是個問題,不如說活著本身就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變老只是一種人生經驗,是自然的生命歷程。仔細想想,在我們年齡增長過程中遇到的許多問題,其實和年齡沒什麼關係。
面對手足衝突時,介入的大原則是,「只要與生命沒有牴觸都是小事」,父母便不需要介入孩子的戰爭。若真的介入了,也不做裁決的法官,試著「讓問題跑一會兒」,讓自己停頓下來,藉此整頓紛亂的內在,以較好的狀態去面對紛爭。
對話中的核對能否展開,父母內在是否平穩,是親子對話是否成功的關鍵,影響甚巨,不得不時刻覺察與警惕。名校學生自殺事件,倘若父母親停下來,聆聽孩子內在的恐懼,去核對孩子對於學習的想法,結局是否會不一樣?
工作坊裡出現一對中年夫妻,他們是為了大女兒前來。 大女兒現今已經上高中。國中以前,女兒是個很乖的孩子,非常聽話,而且從不辯駁。即便女兒有不一樣的想法,也總能接受父母的管教,因此父母認為自己教養有方,孩子也乖巧懂事有禮貌。
隨年紀而來的遺憾也可以成為恩典,可以再度聯繫上那個接引我們到當前的本然能量。
當所有東西都不存在,當職位、權力、地位、工作、目標、角色、影響力沒了,所有繞著它們編織、圍著它們搭建的東西都沒了,這時我還殘留了什麼?
老年有老年的隱憂。我們全都知道人老了之後,神經傳導沒以前靈敏,反射會變慢。40 歲的人不是最優秀的棒球游擊手,民航公司也要求機師60 歲退休。人過了75 歲後,雙目、耳朵、記憶、關節都會開始限制自己的行動。
「只剩自己」是那麼的孤單乏味,生無可戀,但「擁有自己」卻是最大的可能性,和對自己全然的開放和好奇。
這個世界拒斥悲傷,你二十幾年受教育的過程,沒有一門學分叫作「悲傷」。每次人家問「你好嗎」,你都張口結舌。你明明不好,但你學的文明禮儀讓你不能說「不好」,對方也從沒心理準備你可能說「不好」。
立即報名!郭強生《死亡可以是溫柔的》台北新書分享會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