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直覺鍛鍊
現代文明的批判(紀念版)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皮徹鎮的礦業繁榮最終將小鎮毒害成鬼城,河內老鼠大屠殺也因錯誤誘因讓問題惡化。《達爾文陷阱》寫下這些故事正揭示了人類短視行為帶來的代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價值與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關閉
當世界秩序劇烈轉變,我們習慣將目光聚焦在強權之間的角力,卻忽略了小國以靈活、堅定的策略逆勢突圍的智慧。《十個小國智慧》透過真實案例,發覺在獨特的生存本能驅動下,小國正在展現自己有能力完成曾經只有大國才能做到的事。
《冷戰 2.0》指出人工智慧正加速全球科技競爭,成為冷戰 2.0 的關鍵戰場。從軍事應用到民用創新,AI 不僅影響國際政治格局,也正在重塑經濟與社會結構。而這場科技競賽將決定未來世界的主導權,在全球版圖內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風險。
烏俄戰爭不僅是戰場上的衝突,更是專制與民主的信息戰。普丁操控輿論形塑戰爭敘事,烏克蘭則運用社群媒體爭取國際支持。至今烏俄戰爭尚未結束,但我們已深刻體認到數位與電腦科技在現代戰爭中發揮的關鍵影響力。
《冷戰 2.0》一書指出,台海戰爭的關鍵取決於四大核心技術領域:人工智慧、半導體晶片、量子電腦與生物科技。當前局勢下,若中國自己一個陣營,台灣、美國與他們的盟友一個陣營,沒有人樂見這兩個陣營爆發戰爭,而台灣要避免熱戰,關鍵在於民主國家是否能有效說服中國,讓中國相信自己不一定能在這種動盪衝突中取勝...
在冷戰 2.0 中,美國擔任民主陣營的核心領袖。在 2024 年 11 月川普勝選後,有些華府的共和黨人主張撤回對烏克蘭的支持。這一行為有可能助長普丁的氣焰,導致北約內部信心危機,並在首爾、東京與坎培拉的外交圈掀起波瀾,影響區域穩定與戰略佈局。
《冷戰 2.0》作者表示冷戰 2.0已然展開,烏克蘭與台灣成為地緣政治的焦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僅是區域衝突,更是新冷戰的引爆點。中國與俄羅斯的合作,挑戰現有國際秩序。科技在軍事與經濟上的關鍵作用,不容忽視...
《冷戰 2.0》作者喬治.塔卡奇台灣版前言中提到,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時他曾來台進行研究,並與多位意見領袖交流。塔卡奇對台灣的民主文化高度評價,認為台灣是一個勤奮、聰明且慷慨的民族,其公民社會和法治精神是全球的典範。面對冷戰2.0及專制勢力的威脅,台灣堅持捍衛人權和自由,值得全球學習。
奈伊在《活在美國世紀》中提及美中兩國在這個領域的競爭愈演愈烈,科技優勢或將決定未來國際格局的走向。特別是在中國快速崛起的背景下,美國是否還可以保有原有的優勢?中美兩國在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及經濟實力上的角力,將深刻影響未來的國際秩序。
國際關係大師奈伊在《活在美國世紀》中論述人工智慧的迅速崛起,正徹底改變全球的軍事、經濟與社會秩序。AI不僅改變了戰爭模式,還挑戰了國際合作與民主體制。在中美競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歐洲的科技落後問題以及網絡主權之爭更讓人擔憂。未來十年,AI 將如何重塑全球權力格局?
9/14郝旭烈年度實體講座|思維進化 × 決策升級 最後晚鳥機會別錯過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