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直覺鍛鍊
現代文明的批判(紀念版)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皮徹鎮的礦業繁榮最終將小鎮毒害成鬼城,河內老鼠大屠殺也因錯誤誘因讓問題惡化。《達爾文陷阱》寫下這些故事正揭示了人類短視行為帶來的代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價值與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關閉
馬凱碩在《見證亞洲世紀》中回憶在柬埔寨的第一次外交任務,讓我深刻體會到地緣政治的殘酷現實:小國如何在大國的博弈中求生?從修昔底德的古老教訓到柬埔寨的歷史,弱者的命運常常無法自控,而大國總是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
《見證亞洲世紀:馬凱碩回憶錄》中敘述馬凱碩的母親從巴基斯坦逃難到新加坡的故事,馬凱碩堅信他人生的第一個好運就是出生在新加坡。我非常確信,如果我沒有出生在新加坡,就不會擁有現在所享有的生活,雖然父親的長期賭博導致一家貧困潦倒,但回顧童年,新加坡在馬凱碩得以擺脫貧困並享受豐富的外交和學習生活上,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被國民稱為「五月魔咒」的房地產降溫措施,卻是大大降低了新加坡在亞洲金融風暴時所受傷害的最大功臣!
吳作棟作為李家權力轉接者,是一個極其艱難的工作,一方面要照顧到李光耀的意旨,又要將權力和平過渡到李光耀屬意的李顯龍,其走在平衡木上的戒慎概可想見。
相較於李光耀的「強勢」,吳作棟更是新加坡「務實」精神的奠基者,很多看似矛盾的言論和做法其實是一個尋求平衡的過程。
一九五五年四月,李光耀做為反對黨議員,曾多次主張政府不應該限制言論、出版等自由。僅僅四年後,人民行動黨成為執政黨後,李光耀對言論自由所持的觀點,就與過去還未上台時的觀點有越來越大的距離。
我希望把新加坡建造成馬來西亞的紐約的夢已經粉碎。現在我們只有分道揚鑣!—東姑阿都拉曼
一九六五年八月三十日,新加坡電視台播放一則震驚社會的新聞:總理李光耀揭露五年前查獲美國中央情報局人員企圖賄賂收買政治部一名警官的經過。
立即報名!郭強生《死亡可以是溫柔的》台北新書分享會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