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直覺鍛鍊
現代文明的批判(紀念版)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皮徹鎮的礦業繁榮最終將小鎮毒害成鬼城,河內老鼠大屠殺也因錯誤誘因讓問題惡化。《達爾文陷阱》寫下這些故事正揭示了人類短視行為帶來的代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價值與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關閉
從眾是人類安全感的來源,當別人都這樣做時,我們經常不管青紅皂白也照做就對了,因此,要成為異見者或是接納異見者都必須學習,都需要勇氣。
持有少數意見的少數人,很容易被群眾暴力欺壓,那種群起而攻之的壓力,會讓所有的好意見自行消失。但少數意見非常重要,他可以避免組織集體撞毀,他可以協助決策更加完整,即使最後不用他的意見,至少團隊思考過,也知道怎麼面對這些不同質疑。
或許是華人社會的集體性格,從小到大的教育總是教我們要團結、和諧,不論是課本裡「一盤散沙」的故事,或者,是在政治場合裡的呼求的「以團結的XX黨對抗分裂的OO黨」,甚至是日常生活、職場中的「相忍為XXX」,「團結」、「和諧」似乎已成了不可違逆的美德。
善用「異見」的角色。讓「小聲音」可以在「大團體」裡存在、被看見。往往會優化團體最終的決策!
異見者擁有激起各種反應的能力—有時候是困惑,偶爾是尊重或羨慕。但多半,人們對異見者的反應是憤怒與嘲笑。也因此,敢於提出異見是需要勇氣的。不過,有趣的是,這份被激發的勇氣,卻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立即報名!郭強生《死亡可以是溫柔的》台北新書分享會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