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都市重建之道
數位建築與東方實驗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皮徹鎮的礦業繁榮最終將小鎮毒害成鬼城,河內老鼠大屠殺也因錯誤誘因讓問題惡化。《達爾文陷阱》寫下這些故事正揭示了人類短視行為帶來的代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價值與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關閉
美國生物化學家。他在求學階段即嶄露頭角,獲得2015年RNA學會史卡林吉青年科學家獎(Scaringe Young Scientist Award)、2015年溫特勞布研究生獎(Harold M. Weintraub Graduate Student Award)等。在珍妮佛・道納的指導下,獲得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化學博士學位。
自2018年起,在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物理學系擔任助理教授,建立自己的實驗室。現居紐約市。
基因編輯大革命
無論是來自不正確的DNA 字母、字母缺失、字母增加,還是一大段染色體的異常,似乎沒有任何一項基因錯誤是CRISPR 無法修復的。
我不能否認這些會為世界帶來正向的影響,不過可想而知CRISPR 還能發展出其他用途,我愈來愈擔心這一點。
蚊子對人類造成的苦難,比地球上任何一種生物所引起的都還要多。蚊子媒介的疾病有瘧疾、登革熱、西尼羅熱、黃熱病、屈公病、茲卡病毒感染症等等,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一百萬。
養豬業面臨的一項重大疾病是由豬生殖與呼吸道症候群病毒(PRRSV)引起的,美國在1980 年代後期首度確認出這種病毒後,便迅速在北美、歐洲和亞洲蔓延開來。
基改生物帶來一定的環境和經濟優勢,也讓農民在獲得高產量的同時,還能減少對有害的化學農藥和除草劑的依賴。雖然並沒有研究能真正指出基改生物對人體的危害,大家仍對基改生物退避三分,但其實我們所吃的食物幾乎都曾為人所改變。
訂製自己喜愛的寵物聽起來有點荒謬,但透過基因工程或許就能達到客製化的需求,儘管有些生物倫理學家對此感到有些擔心,但本書作者仍認為這不是一件絕對的壞事,況且現在對於寵物犬的育種也不過就是另一種基因操作工具而已。
CRISPR提供了另一種方式讓滅絕的物種復活,就像1993年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中讓恐龍重生的虛構情節,然而讓滅絕物種重生,也牽涉到道德議題的討論。我們想要復活這些物種的理由又為何呢?而在不同情境下所復活出的生物還算是牠本來的面貌嗎?
立即報名!郭強生《死亡可以是溫柔的》台北新書分享會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