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我不能否認這些會為世界帶來正向的影響,不過可想而知CRISPR 還能發展出其他用途,我愈來愈擔心這一點。
圖片來源:Pexels
編按:2020諾貝爾化學獎於得主夏彭提耶與道納,共同開發出嶄新的基因剪刀──CRISPR-Cas9,藉由CRISPR-Cas9,研究人員能以精準方式修改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是生命科學的一大里程碑,但同時也帶來修改基因的隱憂。
以下為《基因編輯大革命》作者史騰伯格,及榮獲本屆諾貝爾物理獎得主道納對CRISPR技術的擔憂:
修改人類胚胎基因體的隱憂
若是這段對話發生在幾年前,那麼我和史騰伯格只會把克里斯汀娜的提議純粹當作幻想,一笑置之。當然,基因改造人類確實可以成為科幻小說的好題材,也為哲學和倫理提供人類可能「自我演化」這項議題,引發豐富的討論和思辯。
但是,除非智人基因體的操作流程突然變得很容易,就像是在實驗室內操作大腸桿菌這類細菌的基因體一樣,要不然基本上不太可能有人會在短時間內發展出創造科學怪人的計畫。
然而現在,我們不能再笑看這樣的想像。畢竟,讓人類基因體像細菌一樣容易操作,正是CRISPR所取得的一項成就。事實上,就在史騰伯格與克里斯汀娜見面的一個月前,第一批經過精確基因編輯而改寫基因體的猴子已經誕生了,順勢將CRISPR研究的進展步伐帶到智人演化的前門。
經過CRISPR修改基因的動物種類名單不斷增長,從之前的線蟲到山羊,以及現在的靈長類,就這種發展趨勢來看,人類加入這張不斷增長的基因體改造生物名單似乎只是時間的問題。
我強烈意識到這種可能性,也為此擔憂不已。基因編輯能夠增進人類遺傳學的知識,以較為永續的方式來生產食物,還能用來治療重大遺傳疾病的受害者,我不能否認這些會為世界帶來正向的影響,不過可想而知CRISPR還能發展出其他用途,我愈來愈擔心這一點。
我們的發現是否讓基因編輯變得太過容易?科學家是否只顧著爭先恐後進入這個新興研究領域,而沒有停下來思考他們的實驗是否合理,以及連帶可能產生的後果?CRISPR是否會遭到誤用或濫用,特別是在人類基因體的修改上?
那時我特別擔心的一點是,不久後科學家是否會試圖以可遺傳的方式來改變人類基因體,不再是治療一個病人的疾病,而是從尚未出世的孩子,甚至尚未著床的胚胎下手,直接消除罹患疾病的可能性。畢竟,這正是克里斯汀娜向山姆提出的藍圖。就算她沒能達成這項計畫,誰敢斷言別人不會這麼做呢?這種可能性在我心頭揮之不去。
人類從來沒有擁有過像CRISPR這樣的工具,它可能將現存人類的基因體,連同所有未來世代的基因體集合起來,變成可不斷刮除再重寫的羊皮書卷,任憑我們這代人一時興起的編輯,就能刪除和覆寫當中的任何遺傳密碼。
而且,像史騰伯格與克里斯汀娜面談的這類遭遇也迫使我承認,不是每個人都和我一樣,對科學家在還沒認識到後果,就改寫未來人類DNA的景況感到誠惶誠恐。最終,難免會有人想要在人類胚胎中使用CRISPR,無論是根除單一家族生殖細胞中鐮形血球貧血症的表徵,還是進行非醫療必要的特徵強化,長遠來看,這可能會以無法預測的方式來改變我們這個物種的歷史進程。
【書籍資訊】
《基因編輯大革命》
出版日期:2018.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