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金錢心理學(暢銷增訂版)
沉浸式經濟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關閉
科學記者。作品涵蓋古生物、古氣候、海洋生物,到科學哲學。作品見於《連線》、《紐約時報》、《萬古》雜誌、《華盛頓郵報》、《大西洋》等媒體。畢業於波士頓學院,2015年美國杜克大學演化綜合研究中心駐所記者,獲2011年霍爾海洋學研究所海洋科學新聞獎助。現居波士頓。本書為他的第一本著作。
地球毀滅記
科學家最早發現演化現象的場所都是島嶼,原因很合理:島嶼將族群分隔開來,讓牠們各自創作自己的演化故事,最終成為新物種,由此促進生物的多樣化。
今日世界氣溫比起工業化之前的時代上升不到攝氏一度,但熱浪已經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奪命態勢。2003 年,兩星期的熱浪害死歐洲三萬五千人,人們說這是五百年來僅得一見的大事。
從1980 年代早期以來,珊瑚礁系統已經萎縮可能有30%的規模(這在地質史上是如瞬間雷殛般的恐怖速度)。
就算萬物續命所需的碳循環沒有逐漸消失,大約同一時期氣溫也會變得熱到令人難以承受,就連兩極都無法倖免,災難不會過去,生物不會有喘息時間。
以非常非常短程的時間來說,也就是未來幾百年之內,二氧化碳可能因為人類活動而衝上危險高峰,但從地質時間角度看來地球其實正在逐漸喪失二氧化碳。
立即報名!嫺人《有錢到老後》新書分享會,打造不怕窮的退休生活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