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慈悲.覺醒.每一天
優惠價
85
$255

慈悲.覺醒.每一天

開啟內在智慧的行腳之旅

Everyday Enlightenment
書籍介紹

本書將古老的智慧帶入現代社會中,透過故事與例子,告訴你如何放下小我與壓力,將憤怒轉化為慈悲,將恐懼轉化為勇氣。

「我愛現代社會,因為人們有充分的機會彼此激勵,互相幫助,」嘉旺竹巴法王寫道。本書雖是以佛教教義為基礎,但簡潔易讀、涵義深遠,針對現代社會現象與架構,法王列出許多日常生活的實踐,幫助現代人展現慷慨美德並互相激發潛能。

法王引用佛教的修持幫助內心迷失與動搖的人,想要放慢步調帶著覺知生活的人也能從中獲益。

歡迎辭

一.不凡之路
享受這趟旅程
自然美景盡收眼底
並肩同行
一步步前行
輕盈的步履
放慢步伐才看得清楚

二.踏上不凡之路
培養慈悲心
實踐仁慈與愛
寬厚待人:幫助、鼓舞與保護
繼續前行

三.越過艱難險阻
處理壓力的方法
人際關係
化嗔怒為慈悲
無懼困頓
每日的提醒
覺醒

前往聖地朝聖,是各個宗教信仰的信徒與教徒,長久以來遵行的傳統。基督教徒前往伯利恆(Bethleham),猶太教徒前往耶路撒冷(Jerusalem),回教徒到麥加(Mecca),而我們佛教徒則徒步走上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瞻仰佛陀曾經造訪的地方,以及與其他佛教宗師有淵源的地方。

我很喜歡這些行腳之旅(Pad Yatra)。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為我的弟子和朋友安排一次「行腳」。「Pad Yatra」意指「腳的旅程」,或是徒步禪修。在這些為期數週的行腳旅途中,我們一同徒步走過高山,越過山谷。路途中,我們會沿路撿拾被丟棄的塑膠瓶和其他垃圾,同時拜訪人跡罕至的遍遠村落。

這是一段內心從「自我」到「無我」的旅程。在旅途中,透過緩步前行,我們得以觀察人生,並體會簡單之美──最低限度的飲食與遮蔽。我們坦然接受路上遭遇的一切。我們知道自己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與自然為一體。暫時放下對生活真實面貌視而不見、心不在焉的忙碌塵世生活,我們就能看見周遭的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人與人之間是怎麼互動,以及每天日出與日落的風景。到最後,只剩下我和我的意識,真實坦誠地互相對望。

我希望,在你的不凡人生中,我們能相伴同行一小段路。也許,你願意加入我所謂的「烏龜俱樂部」──這是我為了在行腳的旅程中,腳程趕不上其他人的弟子與友人,所創立的團隊。一段時日之後,我開始領悟到,身為這團隊的一份子,是多麼棒的一件事,而我是多麼願意成為這團隊的主席!

我熱愛這個現代社會,因為我們有那麼多的機會可以寬厚待人,並且互相鼓舞。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就在忙亂的步調中,忘了要停下腳步來,領略人生有多麼珍貴。我們的心變得任性而焦躁不安;一方面殷切期盼夢想的實現,一方面逃避過去的種種一切。我們與自己、與真正的人生都脫了節,同時也忘了要該好好享受這趟人生的旅途。又或者,我們開始對這個世界失去信心;有太多的問題等著我們去解決,急切解決問題的心,蒙蔽了我們的心急著要求答案,於是雙眼因此而蒙蔽,使得我們看不見其他的事物,也看不見自己其實有能力改變這個世界。於是,我們對人生的看法變得死板而毫無彈性,凡事只能朝著合我們意的方向發展。但是,當事情的發展不如預期時,心裡便生出沮喪與執著,忘了保持柔軟與彈性,就這樣,人生的滋味變苦了。

我覺得,人們有時候應該從快速的生活步調中,暫時停下腳步,環顧自己身邊的一切。這也是我時常想到烏龜俱樂部的原因。當我們放慢步伐時,就會發現,對於真正重要的事物,我們其實有充裕的時間來處理,也有餘裕來環顧四周,細細體會生活中所有點點滴滴。於是,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連結,同時也與生命中的所有人以及全世界連結。這是因為,我們生命中的一切,都是連結在一起的──重要的是,我們是如何看待這些連結,並且萌生感恩與珍惜的心意。因此,我們需要學習以輕鬆一點的態度過日子,將人生的風景盡收眼底。以輕鬆的步伐與友人同行,會讓旅程變得更愉快,才能走得更遠。我們可以沿路聊天,隨處留心那些引起我們注意、以及真正能鼓舞我們的事物,並且有餘力鼓舞他人。現在,這種溫和、中道的做法並不太受人青睞,因為在現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裡,我們隨時背負著出人頭地的壓力。然而,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是全力以赴,問心無愧。

透過本書,你可以暫時從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好好檢視自己周遭的一切,先深入了解自己,並與自己的內心連結,然後再去了解他人,與他人連結。你可能因此開始發現、或更加清楚意識到,自己本具的使命是什麼,以及你這一生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簡言之,這是一個小小的提醒,提醒你懷著慈悲心處世,善待自己,並善待他人。這將有助於你讓不安的心平靜下來,放下你對自己的批判,也放下別人對你的批判,並且不再時時拿自己與他人做比較。

摘自《慈悲.覺醒.每一天》歡迎辭

名人一致推薦

帶著溫柔慈悲看待當下事件,放下苛責與批判,正念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覺知,我們只是需要每天持續練習來實踐正念。

──馬克.威廉斯(Mark Williams),正念認知療法創始人


生活在快節奏的世界,常常忽視了自己的內心,但我們需要時間讓身、心可以安住在當下,讓我們更有意識的和周圍的世界互動。《慈悲.覺醒.每一天》引用了佛教的哲學,為現代人提供實用的說理與智慧,來應對匆忙混亂的日常挑戰。

──卡麥蓉.狄亞茲(Cameron Diaz),美國演員


我們談論有關善待我們的環境,然而我們並沒有真正努力與大自然相連繫。嘉旺竹巴法王用植樹和行腳之旅這種最原始方法來恢復大自然,喚起居民的環保意識,這是很實在的治本方法。我將整個過程製作了《綠色足跡:地球療癒之旅》紀錄片,希望推動這個「善待大自然、感恩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態度。

──楊紫瓊,演員、導演


認識嘉旺竹巴法王之後,我開始懂得和嘗試學著自己修心、在靈性上建立基礎。特別是參加徒步朝聖之後,因為知足,我變得愈來愈容易快樂。徒步那十天,肩上的「業障」十天來都背在身上,你需要帶的東西越多,包袱也就越重,就如同我們在人生中的欲求一樣。我在徒步時最大的煩惱,只有找草叢上廁所和避免被蟲咬,都是很基本、很個人的事。在台灣,因為我們「需要」的和「想要」的差很多,才會這麼不快樂。

──廖曉喬,Live To Love 台灣分會主席


​許多人都害怕愛自己,怕愛自己是一種自私或是自溺的行為,但是,如果你不先愛自己,就不會擁有愛別人的同理心。」這是我在書看到,很有共鳴的一段話。唯有妳懂得愛自己,妳才知道「被愛」是怎麼樣的感受,也才能用將心比心的方式去愛別人。而當妳領悟了這些,妳就會發現,妳對「愛自己」這件事的感受,已經擴大了,當妳對自己好的時候,不覺得罪惡,當妳對別人好的時候,也會因此覺得快樂。

──孫芸芸,Bebe Poshe創辦人

嘉旺竹巴法王 作者

藏傳佛教天龍傳承的領袖,在全世界有數百萬信徒。法王是積極推動環保運動的勇士和教育家,把佛教哲學轉化為行動,並為今日大家所面臨的問題尋找具體的解決方案。他在北印度拉達克創辦的天龍白蓮花學院(Druk White Lotus School)先後被授予眾多環保建築的國際讚譽,也是寶萊塢巨片「三個傻瓜」片尾的仙境學校的取景地點。

法王另一個知名的環保運動是年度步行朝聖,自2006年開始,每年造訪偏遠地方的村民,教育他們實踐喜馬拉雅山的文化和傳統,通過淨山,撿拾超過一公噸非生物分解的廢物。2010年12月,法王再次率領 300位僧眾尼眾和在家弟子實踐環保徒步朝聖之旅,從大吉嶺起程到錫金,清淨喜馬拉雅山,為當地人民作榜樣。受到啟發的信眾,在同年舉行大規模植樹活動,33分鐘內在喜馬拉雅山區種下50033株樹苗,寫下金氏世界紀錄。 他的思想核心,是將慈悲心轉化為行動,以及幫助人們找到解決個人與全球問題的具體方法。

法王曾在國際性的援助計畫中,與多位名人合作過,包括李察吉爾(Richard Gere)、楊紫瓊以及瓊安娜盧利(Joanna Lumley)。法王於2010年由於致力推展女性受教權,而獲得聯合國千禧年發展委員會(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Development Committee)的肯定。


廖建容 譯者

中山大學外研所畢業,譯有《天使歸鄉》、《學校沒教的十件事》,合譯有《律師本色》、《重新想像!》、《管理大未來》等書。


2013/01/16

BBP321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3201137

287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