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企管

鋼鐵風雲
優惠價
$380

鋼鐵風雲

王鍾渝的中鋼歲月

$380

書籍介紹

中鋼,在民營化之前(1995年)一直是國營事業的模範生,民營化後,中鋼的成長表現更加亮麗,不但榮登台灣第一大民營製造業的寶座,也成為全球最賺錢的鋼鐵公司。

本書從「董事長換人事件」談起,記述王鍾渝三十年的中鋼經驗。讀者將可在書中看到王鍾渝是如何由工頭爬升成為董事長、成為鋼鐵界國際級的領袖,以及為何會成為「被開除的模範生」這段經歷。這本王鍾渝目前唯一接受採訪後所撰寫的著作,將帶領讀者深入了解中鋼,認識王鍾渝其人其事。

序 我所認識的王鍾渝 劉曾适
序 理想已遠,同仁珍重 王鍾渝
作者序 少一點政治、多一點經濟? 劉王珍

第一章 董事長換人事件
第二章 輕狂歲月
第三章 王爺風雲起
第四章 五花大綁上台北
第五章 四階擴建作戰實錄
第六章 虎口餘生記
第七章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
​第八章 成就帶來的榮耀與失落
第九章 三十年基業毀於一旦
第十章 王爺素描
附 錄 台灣需要第二大鋼廠?

少一點政治、多一點經濟?

當在寫《鐵頭風雲──趙耀東傳奇》時,心中總是讚嘆著:是什麼樣的一群人將中鋼從一片沼澤地中建起,讓它成為國營事業的模範?六年後,接受天下文化公司邀請來寫《鋼鐵風雲──王鍾渝的中鋼歲月》後,我方完全了解那是一群無私無我的人所為,他們全心全力地奉獻給公司、社會、國家,家永遠列名最後。

自青年時代進入中鋼,從基層工程師逐步升遷到接過中鋼領軍大任,中鋼在王鍾渝手上成績斐然,成為亞洲,甚至是世界鋼鐵業的領導者,是國營事業的翹楚。即使是企業無形的智慧財產,政府雖不允許國營事業赴大陸投資,王鍾渝仍表示,中鋼擁有的二十多項商標權應先登陸。

就在這原則下,中鋼在大陸取得「中鋼」商標專用權,確保公司權利,為登陸預做完善準備,他處處為公司未來打算,但卻在排除異己的心態下成為犧牲品。 中鋼第五任董事長金懋暉表示,一個企業不論做何種產品,初期都很難推廣到市場,中鋼為國營事業時,人家就先起戒心排斥,加上國外業者在此根深柢固的市場不肯輕易放棄,總要想辦法產生阻礙。王鍾渝在技術與財務部門做後盾,加上天賦的組織能力與說服力,才能在短時間內就將產品推上市場。

當澄社質疑扁政府過度討好資本家,以政治權位酬庸特定人物,幾位國營事業董事長任免均採黑箱作業,希望政府有實現公理正義的責任,應與財團保持適當距離時,陳水扁總統表示,相關人事案都尊重行政院的用人權責,但「作為總統,對於外界的批評都要概括承受」,言談間似乎感到委屈。

可是沒幾天,中油董事長陳朝威被換下了,取而代之的正是陳水扁總統競選時的大樁腳。 扁政府將絕大多數有盈餘的國營事業董事長換人後,游錫?院長才說,未來國營事業董事長要公開甄選,且從台灣省菸酒公司董事長開始。

人事行政局長李逸洋更表示,國營事業負責人下台將以雙重考評機制,除各機關主管考評外,尚有院級評估,於負責人上任滿一年後評估經營績效好壞,作為是否解任參考,至於以前表現優異的董事長為何被拉下來,取代者是怎麼評估出來的,卻避而不談。

陳水扁總統說少一點政治、多一點經濟,落實經發會共識,企業界都表贊同,但認為政府不應只用嘴巴說,應實際去做。 然從陳水扁總統到下面扁團隊成員的所做所為,老百姓看到的只是不斷的愚弄、欺騙。 無怪乎中鋼創辦人趙耀東要沉痛灰心的嘆道: 「年紀大的人最要緊的要識相,人在世,You are nobody.(無名小卒)你是微不足道,說話也是廢話。

想當年說話多果斷,今天是年輕人世代,自己已是過去式,事情已過去。 非常感激政府,中鋼對我已蓋棺論定,未來是好是壞難論定,畢竟一天的婆不能是一世的婆,一個人要自知,過時就是過時。 當時老頭子們只有無私無我的想法,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對中鋼來講,我已是蓋棺論定了。」 民進黨政府對中鋼的粗暴對待,他是徹底失望。

同樣是社會上做人的規範,同樣是書中教人的倫理道德與禮義廉恥,以前行來理所當然,現在這套道理全不適用,現在的領導者要的是「血統純正、顏色正確」,有助選舉的擁護者與樁腳;企業經營、經濟發展、百姓福祉只是公開場合作秀的語言,何謂誠信,何謂禮義廉恥,沒人在乎。 趙耀東說,「民進黨若因此毀了中鋼,要負全部責任!要對歷史負責!」極為沉痛的呼籲,但歷史對懂得的人講才有用,若根本不知歷史為何物或不在乎歷史評價的人而言,只是被當笑話聽罷了。

如果王鍾渝因政治不正確而下台,其實也沒甚麼好難過的,如此齷齪的環境,離開或許是好的,只是對中鋼的情感難捨。 在寫這本書的調查採訪中,個人不免也有所感慨,對朋友講義氣是好的,可是王鍾渝被批評的幾項缺失有些是因朋友所誤。

身為公司領導者與專業經理人,重視朋友、對朋友講義氣固然應該,但若以為別人應也真心待我,就未免過度自信與天真。然看他現在對朋友往來並沒多少改變,仍是無所隱瞞,令人不免懷疑何時他才會學乖?或許這就是王鍾渝的特質,是優點也是缺點。

劉玉珍 作者
台灣省屏東縣人,畢業於文化大學,曾任職於《中央日報》,離開《中央日報》後,即專事新聞寫作與企劃,文章散見於《中國時報》、《中央日報》、《經濟日報》、《工商時報》、《中時晚報》等媒體及雜誌,亦曾任《聯合報》特約撰述,主持科技產業版;「非凡電視台」產業、科技、人節目企劃與特約撰述等,寫作內容涵蓋財經、產業、科技、交通、人物及文學類。其間內容涵蓋財經、產業、交通、人物及文學類,是個寫實的專職撰稿員。 著有《鐵頭風雲──趙耀東傳奇》一書。

2002/07/15

BCB256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86-417-022-8

344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