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自然

X染色體
優惠價
$260

X染色體

命運的幕後黑手

The X in Se
書籍介紹

人體有23對染色體,其中一對是性染色體,負責決定性別,通常在男性身上是XY,在女性身上是XX。正是Y染色體的有無,決定了你是男是女。然而,如果X染色體無法主導性別,它又是做什麼用的?

事實上,Y只是染色體中的小不點,除了讓胎兒變成男孩之外,幾乎無事可做。 但X染色體卻以數千種不同的方式,控制我們的生活。

X攜帶了我們生存必需的基因,沒有了X,你我都沒辦法生存。也正是X,讓男性更容易遭到某些遺傳疾病的侵襲,像是赫赫有名、曾在英國皇室流傳的血友病,以及不少名人罹患的肌肉萎縮症;只因為男性僅有一條X染色體,缺乏另一條X當備胎。但是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就高枕無憂了嗎?唉,一山不容二虎,女性體內可得透過一些X機制,來擺平雙X搶出頭的問題。

這本書道出了,X染色體怎樣在幕後左右你我的命運,而對於男人與女人的天生差異,我們也會有更深的體會。

前言

第一章 男女有別    
男之初,女之本    
原因就在Y    
環環相扣的性    
女孩是附加產物嗎?
女強人    
鳥與蜂    
X與Y的悲傷離異

第一插曲 廬山真面目    

第二章 肯特公爵的睪丸
隔代遺傳的基因    
脆弱的巨獸    
男人比較像猿猴?

第二插曲 性感的X?

第三章 雙面嬌娃
鑲嵌體    
正確的劑量    
例外即證據    
有得有失    
一場內戰的源頭    
峰迴路轉    
老爸的乖女兒

後記 千挑百選
名詞解釋
延伸閱讀

班布里基 

到現在,已經過了六週了。自從那顆精子排除萬難鑽入卵子之後,無止無歇的瘋狂活動已經進行了六週。時間這麼短,卻有這麼多工作在這個溫暖、黝黯、中空的生育所裡完成。

最早的幾天是分裂,不停的一裂再裂,把單一顆受精卵裂成數百顆小細胞。大部分細胞構成了一個保護用的中空球體,不過球內又安然躺著另一團命運殊異的細胞。到現在,相隔數週之後,變化何其大呀!球內那一小團細胞現在看起來已經像個小嬰兒了。細胞團當然是長大了,但更令人覺得戲劇化的,卻是細胞團早已自我重組成胎兒的模樣,有頭部、身軀、手、腳、眼睛和嘴巴。真的,這些細小結構在接下來三十四週裡必須完成的,只是繼續長大,然後誕生。

不過,這個胎兒身上有個部分離完成之日還遠得很。而且從許多方面來看,這個部分也最為重要。畢竟,大自然之所以讓我們擁有孩子,就是要這些孩子也能擁有自己的小孩。胎兒的身體雖然有許多部分已經安排妥當,但未來製造子孫的部分,卻遠遠談不上完成。

在這個胚胎的腹部深處,緊鄰腎臟的部位,長著生殖腺。這個器官最後將發育成卵巢或睪丸,並且主宰這個孩子的「性」,直到出生、青春期,並一直遠至成年。這時,生殖腺內已經塞滿了生殖細胞,也就是未來的精子或卵子,但是在六週大的階段,這些細胞還不知道要選擇哪一條路發展。胚胎並不曉得自己是男或是女。

專業用語把這個階段的胚胎稱為「未分化」(indifferent),也就是中性的意思,簡直形容得太好了。事實上,這些胚胎真的是絕頂「中性」,既非男,亦非女,而是在兩性之間的過渡地帶徘徊。除了生殖腺,其他的性器官也一樣懸而未決,此刻只看到簡單的管狀組織正等待訊號出現,再決定該變成男性或女性生殖器。

那麼,究竟是什麼火種燃亮性別,造成孩子變男或變女?在這本書中,我希望能夠告訴你,這個火種怎麼讓我們變成男人或女人。男女的差異如此之大,但卻來自相同的組成。雖然許多人已經知道決定人類性別的基本原理,但我猜想,大概沒有多少人理解,這個故事其實富含歷史、演化與哲學意義,而且這些意義在在挑戰了我們的社會觀。人類以不凡的方式決定性別,這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大影響。它可能讓許多人變成「正常的」男女,但也讓許多人一輩子活在疾病當中,或混淆我們身體的日常運作,甚至迫使女人過著怪異的雙重生活。

所有的這些劇變,都來自於一個實體,也就是一個叫做X染色體的小生命塊。本書,就是它的故事。

班布里基帶領我們展開了一場X染色體的奇幻之旅,並且解釋了這樣一段緊密疊合、極端纖細、僅僅五公分長、幾乎毫無重量的遺傳密碼鏈,如何影響它的擁有者——我們所有的人,包括男人和女人。

——赫迪(Sarah Blaffer Hrdy),《母性》作者 


班布里基說出了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的故事。循著故事脈絡,我們將遇上肯特公爵的睪丸、擁有斑塊狀毛色的花貓,以及其實並不是「一模一樣」的同卵雙胞胎。故事中揉合了科學、歷史……相信無論是科學家或是一般大眾,都會同樣喜愛。

——羅斯(Mark T. Ross),《新科學人》雜誌


如果你曾對某些遺傳謎題感到好奇,比如:為何男孩特別容易罹患血友病或色盲,而女孩卻特別容易產生同卵雙胞胎姊妹、或是在長大後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那麼,《X染色體》正是特地為你準備的讀物。

——泰勒史密斯(Chris Tyler-Smith),《泰晤士報文學評論》

班布里基 作者
曾在劍橋大學主修動物學與獸醫學。歷經短暫的獸醫生涯後,進入動物學研究所,研究雌鹿的懷孕初期,並取得博士學位。隨後,在牛津大學研究人類胎兒與母體的交互作用。 目前任教於劍橋大學聖凱薩琳學院,擔任臨床解剖學研究員。另著有《體內小訪客》(A Visitor Within,中文版由商周出版)。
陳雅茜 譯者

高雄女中、台灣大學植物學系畢業,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森林資源學系碩士。曾任天下文化資深編輯、小天下主編及《未來少年》雜誌副總主筆、《未來兒童》雜誌總編輯。著有《未來公民──生活科技》,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兒讀物獎;譯有「小羊羅素」、「貓咪雷弟」等兒童繪本系列,《最好的朋友》、《波特萊爾大遇險──大結局》、《熊行者──追尋指路星》等兒童小說,以及《 X 染色體》、《創意魔王賈伯斯》、《關鍵 18分鐘》等科學、生活管理書籍,多達五十種。

Jasmine Chen received a Bachelor’s degree in Plant Biology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a Master’s degree from Oregon State University’s College of Forestry. She held the positions of senior editor at Commonwealth Publishing Company, Senior Deputy Chief Writer at Global Kids Monthly, and Editor in Chief at Global Kids Monthly Jr. She received the Good Books for Everyone Award Best Children’s Books of the Year for her book Future Citizens: Life and Technology. Chen has translated over fifty titles including Splat the Cat, Russell the Sheep series, novels such as A Simple Favor, 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 and the Warrior Cats series, and popular science books including The X in Sex, The Second Coming of Steve Jobs, and 18 Minutes Find Your Focus, Manage Distraction and Get the Right Things Done.


2004/10/25

BCS092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86-417-380-4

259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