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試問,你腦海裡對哪些政治人物存有印象?在這個講究麥克風與鎂光燈的媒體政治時代,敢秀的人才有舞台,在幕後默默耕耘的似乎容易被遺忘。
蕭萬長,這個被外界形容為「拙於表演」的人,出身嘉義鄉下的菜販之家,走過台灣四○年代那段打赤腳、穿麵粉袋上學的貧苦歲月。他沒有背景,但憑一己的努力與機運,從外交部的基層科員幹起,歷任國貿局長、國民黨組工會主任、陸委會主委、立法委員,到如今擔任政府最高行政首長。微笑老蕭的從政經驗橫跨黨、政、經,完成多次不可能的任務,如領軍參加中美貿易談判、成功完成輔選工作、參與APEC領袖高峰會議等,他是如何做到的?
本書作者從人文的面向切入,近距離觀察蕭萬長背後不為人知的真性情,以及他豐富的人生之路。展閱蕭萬長半生作為,讀者或許會發現,政治並非我們原來所想,你真的可以再靠近一點看。
作者序 午後的三通電話 楊孟瑜
我看蕭萬長 綿裹鐵——草地賣菜囝仔的故事 魏啟林
楔子
卷一 讀冊囝仔蕭萬長
第一章 阿輝伯的兒子
第二章 指南山麓
卷二 外交小兵蕭萬長
第三章 小小科員磨基礎
第四章 從外交到經貿
卷三 談判高手蕭萬長
第五章 調弦手
第六章 時勢與英雄
卷四 財經風雲蕭萬長
第七章 庄腳囝仔入內閣
第八章 APEC上高峰會
卷五 憨直女婿蕭萬長
第九章 女生宿舍
第十章 勤儉持家錄
卷六 全力以赴蕭萬長
第十一章 年年蕭萬長 事事蕭萬長
第十二章 人生自有青雲路 步步踏實能築梯
我寫蕭萬長——世紀末的回顧
蕭萬長大事年表
我看蕭萬長
綿裹鐵 草地賣菜囝仔的傳奇
魏啟林
由於地緣政治和歷史機運,台灣在剛剛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經歷「萬古未曾有之奇」─從一個屢遭飢荒、疫病折磨的邊陲小農經濟,轉變為高科技主導和引進外勞的大眾消費市場;從安土重遷的大陸性保守農業社會和自我中心的世界觀,轉化為海洋性開放貿易型態,以及以中小企業和中產階級為主幹的高流動性、高都市化、具國際視野的公民社會;從傳統封建、殖民、威權統治轉型為民主、自由、法治的多元價值政體;從文盲充斥到博士滿街走、以及無孔不入的大眾傳播和資訊革命;從婦女纏足、鴉片煙、油燈、舢舨到行動電話、電腦、越洋客機、寫真集。幾千年來從未有任何一個華人世代有過如此豐裕的物質享受,更沒有任何華人社會在短短一兩個世代「濃縮」經歷如此複雜深廣。
這一段共同的歷史經驗已形塑成台灣社會的集體記憶,使他們跳脫傳統朝代的歷史漩渦,從現代、多元和國際的視野去反省自己族群的過去,評估當前共同的處境,思考未來的發展。例如,對社會公義的強烈需求讓大家認識到族群互相尊重的可貴,居住環境品質的惡化使大家反思經濟發展的路線,進而催生環保運動。如果文明是因應挑戰的集體產物,那麼台灣的「海洋化」現代文明已蓬勃發展。
正因為台灣的處境史無前例,面對的挑戰也史無前例;外來的壓力只是挑戰的一部份,更重要的是集體學習民主運作的過程。誰都知道台灣的民主運作,仍有待整體共同的努力,此際負責管理的團隊則常常遭遇不必要的阻力和掣肘─「頭家歹做,伙計也歹做」。因為頭家很難找到好伙計;伙計也常碰到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頭家。
行政院蕭萬長院長是台灣社會的產物,是所謂Made in Taiwan。他既是台灣劇變社會的一部份,更參與形塑此一劇變,並扭轉了劇變的方向。打從他做小伙計開始直到今天,兢兢業業為頭家服務三十六年。大多數頭家並不知道這伙計如何「認份」、如何任勞任怨,更不知道他完成了多少艱鉅任務。因為他從不做秀。
由於個人職司「政務研考」職務之故,得以「近距離」觀察行政院蕭萬長院長,蕭院長的高瞻遠矚、大魄力,以及「打落牙齒和血吞」的堅忍是難以比擬的。以東亞金融風暴的危機處理為例,在風暴徵候初顯時,蕭院長即著手籌組資本金融市場穩定小組,提出各種穩定方案,包括後來籌設國家安全基金伍仟億以維護市場機能不失靈;為振興房市景氣、穩定金融市場而提撥一千五佰億優惠貨款,協助中低收入家庭購屋;以及增加信保基金協助中小企業融資等紓困方案。實施方案之初,未獲社會各界贊同,輿論疑惑批判之聲不絕,然事隔半年後,真正的蝸牛族紛紛受益、房地市場免於崩盤,金融業仍維持穩定,稅收亦如預期,而且嚇阻了索羅斯之流的國際投機客。因此,國外財經界讚揚台灣擁有亞太第一流的財經決策團隊─他們認為能夠使一個國家在金融風暴肆虐後起死回生固然是英雄,但是能使一個國家在同一金融風暴中,免於財金崩潰的苦痛與損失,進而維持穩定的經濟成長,才是真豪傑。蕭院長的財經專長、思慮周密以及高瞻遠瞻,是蘊育「真豪傑」的推手。
再以具有憲政改革價值的精省作業為例,本來減少行政層級、提昇行政效率,是任何現代國家夢寐以求的,無論從便民或經濟發展的角度思考都是理有必至。但由於其中涉及十多萬名省府員工的工作權益,蕭院長採取人性化的改革步驟,以「漸進溫和、尊重體諒、優惠對待、就地安置」之原則,平和地調整組織的精簡,人員的安置,沒有造成走上街頭的運動風潮,其間行政院與省府分組開會不下百餘場,此種「和為貴」的作法,突顯出他是個高度成熟的政策執行者,難道平和改革不是一種大魄力的展現嗎?
另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蕭萬長院長在九二一大地震後的危機處理。九二一震災對台灣而言,是多麼重大的衝擊,一瞬間震碎美麗的家園,震傷廣大同胞的心靈,為因應這場台灣百年來最嚴重的災變,蕭院長於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三十分鐘即抵達內政部消防署,並於一小時內,二時三十分指示成立中央災害防救中心,並承總統、副總統指示對全國廣播,當天清晨七時餘,即抵南投災區現場,下午四時返回台北召開「地震災後重建會議」做出十五項包括搶救、安置災民、搶修水電交通及醫療作業等重要決策,嗣後並成立重建委員會研訂重建網領,將災害減至最輕,使二十多萬的災民能夠於三個月內獲得安置,其中不免也遭受到批評,但蕭院長從不辯解,每天冷靜沈著,冒險巡視災區,懷抱「積功德」的信念處理救災、安置、重建等善後工作。如今,不但災民受到的照顧不亞於日本阪神災區,而且把震災對經濟成長的傷害控制到最低限度,我們今年經濟成長率仍可達百分之六.一的高標準;政府撥入災區的數千億資金也沒有刺激通貨膨脹,整個社會穩定度過百年危機,發揮了最大的危機管理。
個人於聖誕節當夜陪同蕭院長至災區與災民過節,巧逢無國界醫師日本的黑田女士,當夜蕭院長連趕南投市、台中縣霧峰鄉、台中縣石岡鄉三地,參加災區舉辦的平安夜活動,為災民點燈祈福、並探望居住組合屋及暫住帳蓬災民,探視居住狀況,於當夜凌晨一時半才抵台中高農實習旅舍住宿。日本黑田女士對蕭院長於過節時風塵僕僕的探視災民極為肯定,這種危機管理的能力是世界一流的。
當然,危機處理只是蕭院長就任以來的部份工作,使命感和責任感時常驅使他主動創革,雖然,他的行事風格有時被解讀為「軟弱」。但不妨看看這位「軟弱」的伙計兩年來還為頭家做到了什麼:實施兩稅合一、消除重複課稅:推動加入WTO加速貿易自由化;修正農發條例、落實農地農用政策;引進企業精神,進行政府再造、提昇服務品質;推展全國行政單一窗口化運動,落實簡政便民服務;制定地方制度法,建構地方法治體系,實施教改行動方案,推動多元全民終身學習;推動國軍精實方案,加速新一代兵力整建,提昇戰力;等等。當然,還有八輕。
八輕甫宣佈,即被指摘為「政策性買票」。事實是:八輕的規劃是經過蕭院長深思熟慮,多方諮詢長遠考量的結晶,完全有脈絡可尋─台灣如果不持續發展石化業勢必喪失競爭力,石化業亦將外移到中國大陸。要發展石化業當然要掌握上流原料,那縻就必須高科技,必須大規模、大投資。雲嘉南一帶數千公頃鹽田正好可以地盡其利,處理污染的成本也比較低,發展起來規模不亞於雲林麥寮。而嘉義地區產業發展的落後程度僅次於澎湖,八輕能創造十多萬就業機會,有助於區域的均衡發展。於是由政府提供誘因、協助組成投資團隊,地方也樂見其成。這位「軟弱」的伙計於是又為頭家和頭家的後代開創幾多福祉?
以上所列,只是瑩瑩大者。這些工作,當然不是蕭院長個人「走透透」便以天下之功盡在己。而是他領導國家行政團隊劍及履及、穩紮穩打的推動。在擔任院長之前,他幾乎在每一個工作崗位上都完成過關鍵性的艱鉅任務。雖然所有工作並不是非他不可,也不是只有他做得到─雖然他總希望能完成更多任務。
蘇東坡論留侯開門見山:「古之成大事者,必有過人之節」。知道曾國藩成大事的人很多,今天還有許多人在研習他的文章人格,汲取他「成功的秘訣」。但似乎不是很多人能體會他成大事功之前「打落牙齒和血吞」的心路歷程。最令他耿耿於懷的是當時的「清議」。在那個時代,一個「很酷」的「才子」集幾句「經世致用」的話便是清議,便能令他動輒得咎。此即歷代常見的書生僨事。所以他慨而言之:「天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總是無益,必須躬自入局、挺膺負責乃有成事之可冀。」
然則他會入局,以書生練兵竟至轉戰南北,可以說又是一椿歷史的偶然─所謂「蓋世英雄不自知,暮年初志各參差」。而且,當時才學能力比他高強的「酷哥」並非沒有。結果他成大事。今天從當時史料不難看出他也是個凡人,但是,他自已在歷練過程中自修自律培養出的人格特質,比當時各路人才都經得起考驗。現代社會教育普及,才高學厚能力強的人物何其多。但是,才學能力只是成事最起碼的必備條件。在各行各業,尤其最醒目的企業界之中「成大事者」,沒有一個不具備某種過人之節。而從政者因係接受公眾的信託,更必須具備能擔當,肯負責、有高度道德良知的節操。所以,「才難」之嘆千古不易─做過頭家的人都知道不容易找到好伙計;何況像台灣要面對史無前例的挑戰。
從世俗的標準來看,蕭院長以一個草地賣菜囝仔出身,達到今天的名位。對於肯上進的青年來說,這其中必有成功的「秘訣」可以「參考看看」。但是對蕭院長而言,當年根本做夢都沒想到會有今天。他只想到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忍辱負重、全力以赴。
世間無完人,蕭院長自不例外,固不必為賢者諱。他的行事風格,例如清廉儉約、謙沖自牧、勤懇奉公、謹慎周延,平實穩重等等,或當年與美國斷交時,為了搶時間談判爭取台灣的「永久最惠國」待遇而延誤就醫,賠上一嘴牙齒之類的行徑,也許都還算不上是過人的節操。他算不算「成大事者」,將來史家也自有公論。但是他把才氣、膽識、擔當、魄力蘊藉於溫良恭儉讓之間的本事,便不容易修致,彷彿蘇東坡寫的字:「綿裹鐵」。
2000/01/31
BGB133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6486
0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