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上一回《壯志未酬》猶盪氣迴腸,這一次王作榮感於時代更替之際,政客或為個人牟利,或為朋黨營私,國勢紛擾頹唐,他要手執鐵筆說「真話」,告訴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們,台灣的未來該往哪裡走!
台灣的未來在哪裡?王作榮以其豐富的從政經驗及廣博的知識,砭伐時勢,探討眼前亂象的根源;並針對李登輝執政末期的政治言論,從歷史、文化及政治的觀點,挑戰李氏主張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兼論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的興敗契機。
值此之際,日本極右派作家藉《台灣論》彰顯日本精神,其推崇李登輝的論點,與本書所描述的「台灣系日本人模式」不謀而合,令人深省民族認同之道。
王作榮「辣手著文章」,有立有破,讀者若能深思,必有所獲。
寫在卷首
自序
第一章 建設現代台灣──當年對李登輝的政策建議
第二章 李登輝思想性格形成的背景
附錄:拍案驚奇、猜一位民主總統
第三章 李登輝的台獨之路
附錄:從中國歷史文化看七塊論
第四章 外來政權在台灣的作為與貢獻
第五章 台灣的選擇與最後歸宿
第六章 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的敗亡與復興契機
第七章 中國未來的可能發展
附錄:談知識分子問政
自序
王作榮
以我的年齡與健康,已到了「忘了我是誰」的境界,那有資格寫個什麼「書」,然而我還是寫了。唯一的原因是看到了太多令人不平的現象,覺得這個社會已無是非正義之可言,詖行邪說橫行於天下,而且是由政治人物、文人領袖帶頭。而不平則鳴,我要鳴。我這一生都在鳴中過,也因此「壯志未酬」。現在,我還要再鳴一次,也許是最後一次。「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也一樣。不過我是一個有王家家風的拗相公,其鳴也哀且壯。(註:王安石人稱拗相公)
一九四五年,台灣省重回祖國。一九四九年,中央政府播遷來台。在日本人搜羅俱空,民室財盡,絕大多數人民均在飢餓邊緣掙扎,啼飢號寒的慘狀下,政府集大陸撤退所殘餘的人才資源,重建台灣,從穩定經濟開始,進一步恢復生產,再進一步開發經濟,再進一步經濟起飛,再進一步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以有今日的富裕社會與富裕生活。
與經濟建設同步進行的,是政治與社會建設。以犧牲生命確保台灣的安全,以戒慎恐懼確保社會的安定,以地方選舉展開民主建設,以普及教育提高人民品質,以廉潔節儉創造廉能政府,以嚴肅法紀杜絕黑金干政。迄至一九八八年和平移轉政權為止,台灣所呈現的是富裕、安定,政府廉潔有能,人民安居樂業,在全亞洲、全世界都受到重視與稱讚。早在一九六○年代,美國援外官員在國會作證時,便極度稱讚中華民國是全世界接受美援成功的櫥窗。
而所有這些,在過去十二年來,一聲外來政權,一聲白色恐怖,便全部被抹殺掉了,那些過去以生命與血汗保衛建設台灣的人,那些過去竭盡智慧與精力為人民打拚的人,一夕之間,都變成了中國豬,被終結的外來政權,白色恐怖的劊子手,遂使死者飲恨、生者吞聲,真是天理何在。而尤其令我難過的,是外省族群不敢抬頭挺胸地說一聲「我是中國人」,有些人說「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有些人說「我是中華民國的中國人」,有些人說「我是新台灣人」,中華民國國亡招牌在,而已是亡國奴的處境了,悲夫!
面對這種現象,即使是鐵石心腸,即使是木雕、石刻、泥塑的偶像,也會生氣,也會發出不平之鳴,何況我有血有肉,我心未死,我要鳴。我,一介文人,沒有群眾,沒有權力,沒有金錢,也沒有黑金,只好用筆樣來鳴。寫文章沒處刊登;寫書,假如沒人出版,自費。這就是這本「書」的產生。既是不平之鳴,當然是出自肺腑之言,不是政客的謊話,因名之曰真話。
這種局面當然是一些偏執、狂妄的政客與文人所造成。對於政客,我不會深責,也不會失望,因為古、今、中、外的政客都是以說謊騙人,顛倒是非為常業,差不多沒有例外,不如此就不是政客。但政客可以得意於一時,不會得意於永久;可以欺騙很大一部分百姓,但不能瞞過聰明人。任何一個有前途,有希望的國家及民族,內部都會有一種自我清洗的機制,不斷的在掃除這些政客垃圾,延續國家與民族的生命。假如這種自我清洗的機制消失了,這個國家與民族也就自動在這個世界消失了。
那麼什麼是這種自我清洗的機制呢?很難說,也許是一位不世出的大政治家、大英雄豪傑、大思想家,更有可能也更可靠的則是完善的典章制度。而所有這些都可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有產生這種機制的文化,人與制度都是文化的產物。那麼,台灣有這種文化嗎?也許有,不過我還沒有發現。這就是我憂心與失望的地方。中華民族與中國是有這種文化的,不然不會有五千年的歷史。台灣還沒有發現,是因為台灣被日本佔據了五十年,中華文化被砍斷了。假如讀者不相信我的話,那麼請你們自己去查,台灣有一群讀書人或知識分子對過去一萬年的台灣歷史,作過公正的、科學的、深入的、不帶任何偏激意識形態的分析與評價嗎?台灣有一群人對台灣未來五十年或一百年的前途作過嚴謹的、科學的預測嗎?除了握拳頭,喊口號外,你們看到了什麼。這才是台灣的悲哀,我的深責與失望就在這裏。
毫無疑問,我有我的立場、主觀價值、與意識形態,雖然我是受過邏輯訓練的人。這本書的內容可以討論與指責的地方一定很多,任何討論與指責,無論善意與惡意,我都誠摯的歡迎與接受。我只有一個要求,請拿出證據來。
最後我要表明我的身分。一九九六年,國民大會行使監察院長同意權,我的身分有點糾纏不清。當時我當著全體國大代表明白表達我的身分是:中華民國湖北省人,中國國民黨黨員,此一身分從未改變。我現在以中華民國國民身分住在中華民國的領土台灣省。台北市是我戶籍所在地,也是所謂寄籍的地方。我的籍貫是我的父母所賜,我沒有改籍或入籍台灣省的打算,所以我不是台灣人,當然也不會是什麼新台灣人。我愛台灣,也愛台灣人,因為這是吾土吾民,正如我愛湖北、湖北人,以及全中國任何一塊土地,任何這塊土地上的中國人一樣。總括一句,我愛中國與中國人,當然包括台灣與台灣人在內,因為他們都是吾土吾民,這是出自我天生的民族情,同胞愛。我也有這個胸襟愛全世界的人類,我從來沒有排外的思想,因為我是儒家文化培養出來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我也是基督徒,知道「神愛世人」。我又要抄書了:
「耶穌對祗會讚揚自己的國民,而對不同信念與人種的德行則予以輕蔑的人類易陷溺的自然傾向表示憐憫……。據耶穌的教訓,神對召喚到天國的所有人們一視同仁,毫無差別,因為神的恩寵是無涯無涘的。」〔威爾斯著,趙震譯:《文明的故事》(H. G. Wells, A Short History of the World)志文出版,二一八~九頁〕
「但是,耶穌責罵的,並不僅僅猶太人的強烈而偏狹的愛國心而己。猶太人是有強烈的家族型排外心理的民族。因此耶穌想使一切狹隘囿限的家族愛,溶入於洋溢的神愛之中。整個天國,應該都是由耶穌的信徒們來組織的家庭。」(前引書,二一九頁)
非常諷刺的是,在台灣,天天搞族群鬥爭的一些檯面上的政治人物與文人領袖都是虔誠的老督徒。這些人一進教黨,就虔誠地遵行耶穌的教訓:「不要只會讚揚自己的族群,輕蔑別的族群;不要有家族型的排外心理,要有普遍的愛。」一出教堂,就高喊台灣第一,台灣人的尊嚴,外來政權,中國豬滾回去。可以他們都是每週進教堂那一小時的虔誠基督徒。很有意思。
但願我的這本書的出版,能為書中所描述敘的那些領導人物,及追隨他們領導的廣大群眾讀到,能觸動他們一線良知,知道戰爭的殘忍與破壞,也知道他們過去的錯誤與所造的罪過,更知道他們的自私、自大與愚昧會為台灣帶來多大的災害,使他們在心態與行為上有所改變,為台灣全體人民帶來真正的和平與幸福。
王作榮謹序
二○○○年十二月
一九一九年出生於湖北省漢川縣西王家村。一九四三年國立中央大學經濟學系畢業。一九四九年取得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文學碩士,並選修博士課程。一九五九年取得范登堡大學碩士學位,任職於行政院美援會。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八九年,擔任台灣大學教授;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六年,擔任東吳大學教授;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三年,擔任文化大學教授、主任、所長。一九六四年開始擔任《中國時報》主筆,一九七八年開始擔任《工商時報》主筆。一九八四年任考試委員,一九九○年任考選部長,一九九六年任監察院長,並於一九九九年退休,潛心著述。主要著作包括:《王作榮全集》十冊(時報文化出版)、《壯志未酬》、《真話》、《與登輝老友話家常》、《也是沉淪與提升》、《為台灣補上一堂經濟課》(以上五書皆於天下文化出版)。
2001/02/15
BGB15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800-4
275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