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性、女體、手術刀
優惠價
$220

性、女體、手術刀

一位婦產科醫師的診療筆記

書籍介紹

婦科醫師要面對形形色色的病人,要處理的狀況也是五花八門,除了產檢、接生、處理子宮、卵巢等各類婦科疾病外,還要面臨許多緊急狀況,生死一線間的場景隨時在他們身旁上演。

林文斌醫師透過書中24個真實故事,帶領我們深入婦產科醫師的世界,看他們是如何在緊急狀況中,搶救產婦與嬰兒的生命,像是罹患子癲症的產婦、懷孕28週但出車禍的產婦等。

除了這些緊張的場景外,還有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病例,如長出子宮的女孩、過了25年沒有肛門生活的婦人。更有許多令人哭笑不得的狀況,像是謊稱被強暴,只為了作免費檢查的女人;在衛生棉墊中放入一隻昆蟲,不知目的為何的女孩。

此外,婦科醫師還得受理病人各式各要的要求,像是看好時辰,選擇在清晨剖腹生產的產婦、作人工流產手術,但又想保持完壁之身的女性等。

每個故事都精采萬分,更包含豐富的婦科知識與生命啟示。

自序 兩腿之間的思維
醫生娘的話 親密伴侶

處女膠囊
「醫師,你一次都沒有盡興過嗎?」
又乾、又熱、又緊
強暴
蔥花迷航記
違章建築
二十五年沒有肛門的日子
長出子宮的女人
荷爾蒙立大功
棉墊裡的昆蟲?!
醫師與妓女
子宮上的煙火
上帝真的眷顧她了!
小丑的笑靨
超載的子宮
第六個醫師
刀下留情
孕婦與安全帶
話說剖腹產
水中生產
肚皮的洞,心中的痛
胎兒的生活日記
溫暖的鴨嘴鏡
羊腸線與提琴弦的聯想
「針供養」

兩腿之間的思維 

林文斌

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要當婦產科醫師?甚至有些朋友偶爾也會面帶「存心不良」的笑容,揶揄我:「當婦產科醫師很好吧?天天都可以賞『花』!」聽了真叫人哭笑不得。順利迎接了新生命以及戰勝疾病的時候,充滿助人的快樂與成就感,心花確實朵朵開。但是遇上了忙碌、疲倦與挫折的時候,卻只能自我安慰地想,這一切的施與受,都是命中注定的,反正不是有緣,就是相欠。

門診室就是我的「接待中心」。每次門診,不論是趙錢孫李,總是從敘述她們的故事開始,而我是她們的忠實聽眾,邊聽邊想像故事發生的過程,然後如同偵探一般,找出其中的疑點,同時開始為她們安排檢查。而隔壁房間的內診檢查台,正是檢查的第一站,也是醫師們低頭膜拜的地方——在病人雙腿之間思索著,如何從浩瀚無垠的知識之海,找到正確的解答。

內診台上,病患往往會很不自在地脫下內褲,打開了雙腿。而我呢,不論是站著或坐著,都必需花上些許時間,待在那兩腿之間。長久以來,為了避免醫師檢查的時候,目光與病患尷尬地接觸,在檢查台的中間總是會加上一層簾幕,以遮住雙方細緻的臉部表情。明亮的檢查燈,照在簾幕外的下半截身體上,有時病患的聲音從那一頭傳來,感覺彷彿在變魔術一般。接下來,護士小姐會幫我拿來鴨嘴鏡,好讓我用這把「鑰匙」,打開眼前的潘朵拉寶盒,揭開隱藏在其中的秘密。

當然,空氣中也飄浮著各式各樣的氣味。醫師「聞味則喜」地分辨各種味道的源由,因為那正是診斷的重要線索。看到了如教科書記載的「死魚腥味的黃綠色陰道分泌物」,我就放心了許多,因為馬上可以做出「梨形鞭毛蟲感染」的診斷。感謝婦產科的前輩們,傳授此等奧妙的診斷藝術。

有時,病患出於好意,會先沖洗掉這些看似惱人的分泌物才來就醫求診,寶貴的氣味被各種芳香取代了,結果反而讓我們為難──病歷上的診斷欄,總不能寫上有「檸檬味」、「迷迭香」吧。

簾幕分隔了視線,但是阻隔不了病患的緊張情緒,特別是當她們在接受陰道內治療的時候。例如在準備放置避孕器時,就算只有幾分鐘的時間,我也能察覺病患如臥針氈。所以我會提出一些看似有意義的問題,藉以分散她們恐懼的心情。「妳兒子多大了?」「現在半夜不用起來餵奶了吧?」「兒子那麼可愛,怎麼不再生一個?」其實那個時候,病人說什麼不重要,只要「在說話」就好了。而我這邊算計著的,可是另外的問題:「到底子宮腔有多長?探針需要放入多深?」之類的。

不同於開刀房與產房,門診內診檢查時,雙腳是沒有綁起來的。因為我們相信,病患意識清楚,可以控制自己的雙腳。大部分的人即使感覺到疼痛,也可以「動口不動腳」,何況門診的檢查、治療幾乎都是不痛的。不過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這時隔著簾幕,埋頭在病患兩腿間的醫師,可真有被踢到的危險。通常我只要看到病患稍有動作,就立刻舉起雙手,以免應變不及。

經驗日漸累積,潘朵拉的盒中,對我而言其實已經沒有太多秘密,難以參透的,反而是那些糾結交纏著人性、人情、人慾,反映著人生百態的故事吧。
故事,就從兩腿之間開始。


親密伴侶

廖月娟

有時候,我竟迷惑起來,不確定一個婦產科醫師最親密的伴侶是老婆,還是行動電話?身為所謂「醫生娘」的我,不禁嫉妒起老公的行動電話。

他能夠一星期不看見我,卻連一刻都無法離開行動電話。這「一刻」,我們就精確定義為十五分鐘好了。他說,這是性命交關的事。萬一,在那十五分鐘之內,有病人需要緊急剖腹產,晚一分鐘,萬一胎兒與母親的生命徵象急遽惡化怎麼辦?萬一碰到急產的婦人,晚一分鐘她就生在床上,甚至地上,怎麼辦?萬一,急診送來緊急大出血的病人,晚一分鐘,她將失去多少血?

所以,說得準確一點,他是連一分鐘都無法離開行動電話的人。枕邊人可以不在,行動電話必得好好地放在耳邊,音量調到最大,電池狀態保持在最佳。他的行動電話還有一個特別的設計,就是有一條可以繫在褲腰上的塑膠彈簧,萬一情急失手,電話不會摔在地上或是掉進馬桶裡。

這本書裡面許許多多的故事,最先,我都是從行動電話旁聽來的。

行動電話這個我們婚姻生活最明正言順的第三者,堂而皇之的入侵,不放過二十四小時的每一分鐘。他迅速接聽,屏氣凝神。

「嗯。性侵害嗎?我隨後就到。」

「……算命先生說,只有凌晨一點到三點這個時辰嗎,有沒有第二個選擇?」

「腹水?不一定要開刀吧。我先幫妳做個超音波看看?」

「什麼?DIC?我馬上就去。」

DIC是什麼?他面色凝重,沒時間解釋。在和他一起飛車趕往醫院的途中,我才有機會發問,才有機會慢慢把故事的碎片與一點點醫學知識拼湊起來。

原來因「子癇症」,在十幾個小時以前緊急開完剖腹產的產婦,後來儘管在積極治療之下,仍出現嚴重水腫、肝功能異常、腎衰竭,幾分鐘前甚至發生DIC,也就是散生性血管內凝集。

接下來呢?他臉色更暗了:「如果沒有好轉,可能會休克死亡。」

「會診的醫師怎麼說?」我問。

「這種病人,常是見一個死一個。」

到了醫院,他隨即趕往加護病房。我則在嬰兒室外徘徊。

三分鐘前得知產婦的姓名。啊,她的寶寶就在那張小小的透明塑膠嬰兒床上。寶寶睡得多香甜安穩,渾然不知媽媽的生死之搏。

我撫摸著自己那圓滾滾的肚子,流下了淚。

回家時,他在車上不發一語。我小心謹慎地問:「病人有轉機嗎?她的先生還好嗎?」

「剛給她打了凝血因子。看看吧。」

我把書架上的大部頭參考書搬到桌上。《The Merck Manuel》、《Williams Obstetrics》、《High Risk Pregnancy》……想多了解子癇症(eclampsia)。

行動電話響起。他在鄰室低語,我聽不見。

我衝過去:「怎麼樣?那個病人怎麼樣?」

我不再抱怨行動電話破壞我們看到一半的電影、飯局、遊興……,開始關心起這個第三者。

「最近,你的電話常無故斷電。要不要換一支新的?」

我很滿意,這個親密伴侶終究是隨時可以代替的。

林文斌 作者

生於台北。大學時代即立志當婦產科醫師,大二的時候就跑到大五學長的教室,旁聽婦產科學。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於台北國泰醫院接受醫師的訓練,並考取專科醫師資格。現任金門署立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著有《性、女體、手術刀》、譯有《想要健康,先降膽固醇!》(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2001/04/16

BGH028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837-3

200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