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一個愛發牢騷的作家。十個國家。
有哪個地方能讓他快樂起來嗎?
很多作家試著告訴我們快樂是什麼,卻很少作家告訴我們快樂在「哪裡」、為什麼某地方的人比別的地方快樂、為什麼換地方就能換心情。
艾瑞克.魏納說自己是個鬱鬱寡歡的人,他長期擔任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的海外特派員,過去二十多年來,採訪過三十多國發生的災難與弊端,但在這本書裡,他要講另一面的故事。在新興學科「正面心理學」的引導下,魏納造訪了全球幾個最滿足的地方:快樂與悲慘比鄰而居的印度;國王把國民快樂毛額當國家首務的不丹;居民深信嫉妒是快樂最大敵人的瑞士;儘管嚴寒、偏遠、挫敗連連,卻是全世界最快樂的地方之一的冰島。而作者發現,這是有原因的。
探索全球的過程中,魏納藉助「自助工業集團」的集體智慧來尋找快樂之道,那些哲學家、作家和追求者的真知灼見,成了他這趟昂揚之旅的索引地圖,很少有旅遊書籍作家能把作者的心靈旅程,寫得跟外在旅程一樣意義深遠卻又有趣的。書中不時有發人深省的字句,很少書敢設下它這樣的目標,更少書能達成它所達到的目標:這本書會讓你變得更快樂。
啟程
第一站 荷蘭/快樂是數字
第二站 瑞士/快樂是乏味
第三站 不丹/快樂是政策
第四站 卡達/快樂是一張中獎的樂透彩券
第五站 冰島/快樂是失敗
第六站 摩爾多瓦/快樂是別的地方
第七站 泰國/快樂是不要想
第八站 英國/快樂是事情有進展
第九站 印度/快樂是矛盾
第十站 美國/快樂是家
尾聲
大家已經下意識的把地理和快樂混為一談,這點從我們所講的話就可以看出蛛絲馬跡。我們講尋找快樂、尋找滿足,彷彿地圖上確有其地,只要有適當的地圖、正確的找路技巧,就能找到它們似的。曾在加勒比海海島這類地方度過假、並且不由自主閃過「我在這兒應該會快樂」念頭的人,應該都明白我在講些什麼。
當然,隱藏在這一切背後的,是「天堂」這個誘人又飄忽的概念。人類已被它誆騙了好些時日,就連柏拉圖也曾經幻想所謂的「祝福之島」,快樂就有如地中海的溫暖洋流在島上四處流淌。一直到十八世紀,人們仍以為《聖經》裡所謂的天堂--伊甸園--真有其地。諷刺的是,它坐落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匯流處,也就是伊拉克現今所在的地方。
歐洲探險家為了尋找天堂,特地學了耶穌所講的阿拉姆語;我也啟程去尋找天堂,但我沒學阿拉姆語,而是另一種晦澀難懂的語言--新興快樂科學的新門徒所講的現代快樂用語,重新溫習了「正面情緒」(positive affect)和「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ation)這些專有名詞。我沒帶《聖經》,只帶了幾本「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以及一個信念,也就是美國作家米勒(Henry Miller)所說的:「人的目的地絕非某個地方,而是在於以新角度看待事物。」
於是,在邁阿密(有些人把它當天堂看)某個典型悶熱的日子裡,我整好行李啟程離家,出一趟自己明知極為愚蠢的任務,那股傻勁就跟當年到處亂逛的五歲孩子沒啥兩樣。作家賀佛爾(Eric Hoffer)曾說:「尋找快樂是人不快樂的一大原因。」但沒關係,我本來就不快樂,沒什麼好損失的了。
摘自《尋找快樂之國》
這是一本讓人從頭笑到尾的書。因為,作者很不快樂,他卻突發奇想,以美國駐外記者的嚴謹態度,私人花費大量旅費和時間,到快樂之國採訪,完成旅行後,以辛辣諷刺的筆法,把快樂學者稱為天堂的現況,誠實地披露出來。其中半數以上的國家,我也曾經到訪,必須承認,憑著多年海外報導的資歷,他對不同國家和文化的描寫功力,令人絕倒。如果有冷面笑匠國際比賽,他絕對名列前茅,建議看書時,最好選一把穩固的椅子。有趣的是,在尋找快樂的過程中,現代人不快樂的原因,也像臭蟲一隻一隻被揪出來,那麼,這本書有一個快樂結局,像童話一樣嗎?我無法回答,因為已經笑到爬不起來了。
──江心靜(Pinky)/《亞洲慢慢來》作者
根據韋氏字典定義,快樂是「享受美好事物後所生發的幸福感」,在我翻閱本書後發現,本書即是定義中的美好事物,讀來妙趣橫生,令人產生等同旅行後的幸福感——作者的機智、深刻洞察力和嘲謔風格的文字,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讓人得以窺見快樂國度的真相和人生快樂的奧義。難得的是,本書也為旅人提供了另一種思考,原來抽象概念的快樂、幸福等字眼,也可以成為旅行主題。
──邱一新/旅行作家、TVBS周刊發行人
閱讀《尋找快樂之國》,我發現「信賴」是快樂的先決條件,也是最能決定人快樂與否的關鍵。我相信,這也是旅行之所以會讓人如此快樂的真正原因。讓我們快樂的,不是走遍世界這膚淺的事實,而是學會接受陌生人的善意。交換公寓,沙發衝浪,搭便車,在青年旅館跟十二個來自世界各地、只共處一夜的陌生人共室而眠,若沒有完全的信賴,根本一夜也不可能闔眼入睡。
──褚士瑩/知名作家
真是難得,艾瑞克.魏納光靠這本書,就把大名鼎鼎的旅遊作家比爾.布萊森給遠遠比下去。這書既趣味又深邃,甚至能改變你的人生。地方和滿足感之間的關係很難說清楚,魏納卻用一道又大又強的光,撥開了其間的迷霧。別把這本書當成笑臉圖案這層次的東西,它可是名畫家霍默(Winslow Homer)等級的作品。
──亨利.艾福德(Henry Alford)/《都市枷鎖》和《深深一吻》作者
一遍又一遍的惹人發笑、引人省思。若只是聽別人說這本書好看,我還不信呢。
──波.布朗森(Po Bronson)/《這輩子,你想做什麼?》作者
想法帶了點唐吉訶德式的黑色幽默,味道像印度大麻膏,若能把握這兩點,你就會開始懂艾瑞克.魏納。魏納是個現代遊俠,他瘋狂、憂鬱、睿智、慧黠、走遍四大洲四處尋訪。我不會告訴你他這趟探索成功了沒,免得壞了你的興致,但我能告訴你,快樂就是讀一本像這麼有趣的書。
──東尼.霍維茲(Tony Horwitz)/《閣樓中的聯邦》作者
台大外文系、政大新聞研究所畢業。曾任《工商時報》記者、中華電視公司新聞部國外組編譯,目前為專職譯者。譯有《9個月,孩子大不同》、《YOU你的身體導覽手冊》(合譯)、《熱情洋溢》、《派屈克的生死抉擇》、《星期三是藍色的》、《致命的醫學常識》、《尋找快樂之國》、《成功抗癌者的5個祕密》等書(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2009/11/25
BLF025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2164280
359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