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地球有如實驗室,但出現其中的並非燒杯、試管與儀器,而是昆蟲、土壤、空氣、海洋、鳥類、綠樹及人群。當愈來愈多人要求更好的生活品質、企圖利用最有效率的科技追尋經濟成長時,卻是在利用地球進行實驗。這種企圖會導致全球環境變遷,進一步造成物種滅絕,而後果,可能要我們的後代來承擔。 如果我們想了解地球、進一步解決全球的環境問題,就必須先學會把地球與我們的社會經濟視為一個整合的系統。《地球實驗室》這本書內,就囊括了全面了解地球所需的相關知識,包括物理、生物及社會科學,這些知識統稱為地球系統科學。它提供一個途徑,使我們了解地球、並深知身為居住者的我們所需扮演的角色。 史奈德以全球增溫為題,利用地球系統科學,說明存在於各學科之間的尖銳爭議,以及壁壘分明的論辯。他並未宣稱自己具有透視未來的能力,只是樂觀地認為,只要根據目前的知識,我們已經可以採取行動,確保人類巨大的破壞力不會導致一場我們無法負荷的賭博。 本書的目的,在為眼前的全球環境亂象,以及過度開發所引發的問題提供解答。除非我們能夠事先辨認出未來危機的所在,並控制我們不經意強加在地球上的實驗,否則,人類與其他生物將免不了身受其害。(cs112)
總序 激發出「半」個愛因斯坦 高希均 導讀 地球的捍衛者 陳正達 作者序 史奈德 引言 尺度的問題 --透過窗戶看世界,世界看起來會十分不同, 端看你選擇的窗戶大小。 第一章 生物與非生物的動態結合 --生物和非生物以動態方式結合在一起, 織就了巨大且錯綜複雜的演化網。 第二章 氣候與生物的共同演化 --氣候和生物彼此進行交互作用, 形成各種十分複雜的循環系統。 第三章 全球變遷的導因 --有了模式,我們就擁有工具預測未來的改變, 並且能解釋過去所發生的重要事件。 第四章 模擬人為的氣候變遷 --我們不希望以地球為實驗室, 所以就以模式為試驗場所。 第五章 生物多樣性與鳥類之爭 --「人類排第一」到了最後, 肯定會變成「自然排最後」。 第六章 政策選項的整體評估 --以整體評估作為分析工具, 決策者便能知道許多真實系統中的可能反應。 附錄 絕對地質年代表 名詞注釋 注解
1998/12/30
BCS112
天下文化
平裝
14.8cm x
957-621-522-6
227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