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自然

諾貝爾的榮耀–生理醫學桂冠
優惠價
85
$238

諾貝爾的榮耀–生理醫學桂冠

生理醫學桂冠

書籍介紹

新世紀即將來臨,人類正朝全新的里程碑邁進,科學帶給我們生活形態的改變,日日都如光速般疾速推展。天下文化鄭重推出《諾貝爾的榮耀》三書,邀請國內傑出學者針對近三十年的得主,分別介紹他們的科學成就、對世界的影響及個人研究的點滴故事。閱讀諾貝爾,讓你貼近大師敏銳的心靈,掌握科技脈動的發展。 空污廢氣可以治療血管硬化、休克,並且促成了「威而剛」問世?導致腦部退化、狂牛病的蛋白質,高溫高壓都殺不死,人類真的無法抵抗?生命宛如精細的小宇宙,閃逝的瞬間已變幻萬千。(WS013)

序 科學桂冠,薪火相傳 周延鑫 1999 布洛柏爾 蛋白質的「郵遞區號」 羅時成 1998 傅加特 伊格那洛 穆拉德 空污惡棍變寵兒 宋晏仁 1997 布魯希納 普恩蛋白之謎 羅時成 1996 杜赫堤 辛克納吉 T細胞的辨識智慧 賴明宗 1995 路易士 紐斯蘭渥荷德 魏區豪斯 從果蠅看人類 孫以瀚 1994 吉爾曼 羅德貝爾 G蛋白檔案 周成功 1993 羅勃茲 夏普 一個「不連續」的冬天 周成功 1992 費希爾 克利伯斯 酵素大千世界 周成功 1991 奈爾 沙克曼 細胞膜上的密道 周成功 1990 穆雷 湯姆斯 開創器官移植 蘇益仁 1989 畢夏普 法姆斯 建立癌症研究典範 周成功 1988 布萊克 艾利昂 希青斯 新藥高手 周成功 1987 利根川進 十萬個基因,百萬種抗體? 張東玄、周秀雲 1986 柯恩 李維蒙塔希妮 神經的起源 周成功 1985 布朗 古德斯坦 膽固醇里程碑 蕭明熙 1984 桀尼 柯勒 麥爾斯坦 第一顆融合瘤誕生 胡承波 1983 麥克林托克 玉米田裡的先知 林仁混 1982 柏格斯壯 山妙遜 范恩 精液的秘密 周成功 1981 史派利 休伯爾 維瑟爾 解析大腦 江建勳 1980 班納塞拉夫 道塞 史奈爾 免疫與遺傳 韓韶華 1979 柯馬克 郝殷斯費 電腦斷層始祖 陳光耀 1978 亞伯 納森斯 史密斯 生化奇兵──限制酉每 林仁混 1977 蓋勒明 夏里 雅蘿 荷爾蒙科學 林仁混、蕭水銀 1976 布倫伯格 賈久斯克 來自原始部落的靈感 科學月刊編輯部 1975 巴耳提摩 杜貝可 田名 腫瘤病毒學先鋒 科學月刊編輯部 1974 柯勞特 杜武 帕萊德 細胞現形 科學月刊編輯部 1973 費立區 勞倫茲 丁伯根 蜜蜂、雁鵝和棘魚 瞿海源 附錄 1972-1901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及其得獎研究 天下文化編輯部

科學月刊 作者
擁有36年歷史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當時,一群留學和工作於美國的台灣同胞,有感於國內缺乏優良的科學刊物,於是興起了辦一份科學雜誌的念頭。他們希望藉此對台灣社會作出回饋,以「引介新知、啟發民智」為己任,為健全的理想社會奠定基礎。 創刊後,編務工作很快地由海外轉移回國內,隨後更成立了「台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做為月刊出版業務的後盾。36年來,參與社務管理、理事會運作以及編輯規劃的專家學者,都是本著對科學普及的熱忱而無條件奉獻。月刊的發行從未間斷,全憑對理想的執著。本書收錄的各篇報導,即是由多位支持《科學月刊》的熱心學者執筆。 做為台灣科普的先鋒,《科學月刊》喜見國內科技水準上升,而科普讀物也逐漸增多。科學(尤其是醫學相關)促進民生福祉、幫助經濟發展和生活品質、也清除迷信和成見。理解科學需要時間和耐心,抽象思維或反覆實驗對於年輕學子的吸引力或許不強,但只要「登堂入室」,即見科學之妙與用,進而熟悉和喜歡科學;以上均是《科學月刊》的目標,要讓讀者「開卷有益」,也品賞本書中先進的思想和貢獻。 http://www.scimonth.com.tw e-mail: scimonth@seed.net.tw或scimonth@hotmail.com

1999/12/30

BWS013

天下文化

平裝

14.8cm x

9576216419

221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