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為了孩子的學習,我研究過一個又一個的學科之後,我不僅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也為孩子捏了一把冷汗,我差一點就為了自己討厭反覆練字、不要讓孩子把童年浪費在寫作業。
圖片來源:unsplash
為了孩子的學習,我研究過一個又一個的學科之後,我不僅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也為孩子捏了一把冷汗,我差一點就為了自己討厭反覆練字、不要讓孩子把童年浪費在寫作業,用「不教孩子寫字,她就會閱讀了」來迷惑自己,忘記了寫中文字的難度與重要性,我忘記了自己是在學會做筆記之後,才真正的把書讀懂,而在那之前我已經經過多年的練習,把每個字的寫法都確實輸入我的腦海與手中了。
我差一點以為,只要快樂學英文,給他們說英文的環境,孩子可以講流利的英文就好,我忘記了英文最難的,不在聽、也不在於跟人對話,而是透過英文這個語言交流知識與想
法,前提是孩子有沒有辦法透過英文的閱讀能力,成為一個有想法的人? 孩子能不能因為多學會一種語言,而打開更加寬廣的知識之窗?
我差一點以為,我不必強求數學成績,孩子只要會自己計算、買東西賣東西不會吃虧就好。後來我才知道,數學是一種思考方式,生活周遭有很多東西都必須運用到數學的技能與思考邏輯,影響層面大到我無法想像。
而更重要的是,知識就像是救火器,看起來好像沒什麼用處,但是卻不能不備著、也不能不熟悉它的用法,因為你我永遠預想不到什麼時候會用到它。徐老師的故事,不但啟發了我開始研究學科,也讓我更加理解「其實不懂卻自以為懂」的可怕。每次有機會,我總會跟孩子說:「不懂沒關係,但是千萬不要不懂裝懂,那會害了自己。」
女兒升上五年級的這一年,常告訴我:「媽媽,謝謝妳讓我懂得讀書的幸福。」一直以為讀書很苦的我問她:「妳不覺得妳讀得很辛苦很難過嗎? 我看妳都讀很晚,覺得我好像在虐待妳。」女兒看著我說:「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哪會痛苦?」我忽然很慶幸自己,沒有用自己的自以為是,影響了孩子的人生。回憶這個過程,懂了那種不懂裝懂的可怕,冷汗流不完。
為了孩子的學習,我研究過一個又一個的學科之後,我忽然很慶幸自己,沒有用自己的自以為是,影響了孩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