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孩子沒有時間感,也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時間會用完」。時間是有限的,做一件事的時間,會壓縮到做另一件事的時間,因此時間的規劃很重要。

圖片來源:unsplash
孩子沒有時間感,也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時間會用完」。時間是有限的,做一件事的時間,會壓縮到做另一件事的時間,因此時間的規劃很重要。但是在時間規劃之前,孩子必須先有時間感。
我一直在想怎麼幫孩子建立時間感,又怎麼讓孩子知道時間是會用完的,一開始想到的是倒數計時器,但是我發現,對孩子來說,那是一個「數字」會一直變化的玩具,無法跟「時間」連結在一起,更沒辦法幫助他們建立時間感;後來也試過沙漏,可惜孩子雖然很愛看沙粒的流動,卻沒辦法把沙漏連結到計時的觀念。
最後,我在美國的網站找到一款番茄鐘,設定好目標時間長度後,鐘面上「可用的時間」會呈現紅色,等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紅色的範圍會越來越小,時間一到還會有蜂鳴聲提示。我把番茄鐘設定好放在電視前面,孩子看卡通時,也會同時看到時間慢慢的不見了。
除了番茄鐘之外,我家也有簡易的計時器,我讓孩子每天練習幫自己計時,國語作業大概會寫多久?數學作業又需要多少時間?那段時間,女兒不管去哪裡做什麼,都會帶著那個計時器。下課時間跑去生態池要幾分鐘?回來又需要幾分鐘?拿便當的時間是幾分鐘?上廁所是幾分鐘?對她來說,計時器就像是一個有趣的玩具。
但是,統計一陣子,孩子便能具體的理解到,做每件事大概需要多少時間,也開始懂得時間會不停的流逝。我幫她買了一支成人用的女錶,不但可以防水也有夜光功能,女兒非常開心,一開始常常戴,但是後來卻常常忘記。大概半年後,女兒說她們班有人戴一款錶,可以當電話、可以定位,也有簡易的照相功能,她問我要怎樣才能得到。
我笑笑說:「買給妳的錶妳沒在戴,妳確定妳真的需要那支錶,而且會天天記得戴嗎?」女兒想一想,說:「我要試看看每天戴錶戴一年,再來決定我有沒有換錶的條件。」
從那天開始,女兒每天真的都記得戴著手錶出門,有一天她抬頭跟我說:「媽媽,我覺得有手錶好方便,舉起手就知道現在幾點。」過了一陣子,她又跟我說:「媽媽,現在沒有戴手錶,我會覺得怪怪的,整個沒有時間感了。」
當女兒習慣戴手錶之後,就算我催促她注意時間,她不再會反彈,不會像以前抱怨「媽媽好掃興!」「煩欸!我正看得開心。」而是會「啊~~謝謝媽媽提醒我!」
有時候,我會故意請她提醒我時間,在每次她提醒我的時候,我會告訴她:「謝謝妳提醒我,我差點忘了!」
慢慢的,我知道她開始建立了時間感,開始會想「這個太花時間了!」會預估時間、知道每件事情需要多少時間,也開始會去思考「如果我現在還做這件事,晚點我會不會來不及看卡通?」
雖然,現在的她,偶爾還是會散仙散仙、做起事來拖拖拉拉,但是,當我催促她的時候,她懂我對時間的急迫與焦慮,母女倆會一起分工搞定完全沒時間感的弟弟。
我終於懂了,時間感這種東西,不是孩子會認時鐘後就能自動建立的,現在大概幾點了?我感覺過了多久的時間?快樂的時候時間流逝得特別快,難熬的時候時間過得特別慢;而時間感更不是一直喊著「現在幾點了?還不快一點!」孩子就會理解的,必須搭配「時間會用完」的概念,加上「每件事情都會消耗時間」的概念。
這些不是硬梆梆的知識,更不能教條式的給予,而必須陪孩子在每個當下慢慢感受,一點一滴的陪孩子熬過,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