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我向來都認為,要同時兼顧醫學、婚姻與家庭是很困難的,但卻從來沒想到有這麼艱鉅。
圖片來源:unsplash
感情
我以前總是認為結婚和戀愛一樣簡單,而最大的挑戰就是要找到完美的男人。我和我的生活伴侶,肯定能夠衝破難關、跨越障礙,共創美好人生。然後,我就進了醫學院。
當我看到學長姊以及臨床指導員傾全力想要兼顧人際關係、家庭與醫療工作時,我突然驚覺挑戰就橫在眼前。雖然我還無法全盤了解所有的障礙,但已經略窺一二。
長時工作、夜間待命,以及臨床上令人進退維谷的難題,會榨乾我們的精力,只剩下一丁點可以用來呵護愛侶或家庭。若要把重症病人與緊急狀況推到一旁,而把時間奉獻給家庭,恐怕很難。對於需要我們的病人,我們如何開得了口說「不」呢?
上過幾堂病醫課之後,瑪夏問我們的指導員通常幾點回家。「我每天早上五點或五點半到,而晚上通常不到九點是走不開的。有時候我好幾天都沒看到小孩。不過,」他邊說邊從皮夾裡拿出一張兩個學步小兒的照片,「我每天都把照片帶在身上。」
在最近一次「醫療工作與人際關係」的小組討論會中,有對「快樂的雙高壓職業夫妻」(a happy dual-high-intensity-career couple)指出:「這種生活不得安寧,這樣的婚姻也永無寧日。」
那天晚上我們聽了四對夫妻的告白,他們分別處於工作生涯的不同階段,雖然雙雙從醫壓力不小,但都盡量設法維繫彼此的關係。他們都坦白說出工作及家庭上所面臨的挑戰。
他們都為了托兒的問題搞得人仰馬翻;他們為了該以誰的工作來決定住哪兒、何時或是否要生小孩而爭執不休;他們想盡辦法抽出時間在一起;他們打的是一場長期的、讓人精疲力竭的戰爭。然而,他們都算是成功的案例。
如果把第二次婚姻失敗也算進去的話,醫師的離婚率據說是超過百分之百。《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有一篇文章提供了更確切的數字:精神科醫師離婚率最高,占五O%,而小兒科最低,大概只有二O%出頭。討論會上我們看到了成功的例子,其實無法維繫下去的案例是更多的。
討論會上有對結婚三十五年的夫妻,當時是哈佛醫學院的同學,他們的過去更是困難重重。妻子描述他們早年的生活是「莫名其妙的不快樂」,直到他們各自學會如何在專業抱負、醫療責任、家庭經營與夫妻關係之間找到平衡點為止。她決定花幾年的時間在家裡帶孩子;而她先生則認為這個決定有礙她醫療生涯的發展。
卡洛斯和我一起參加了這個討論會。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約會將近五個月,我是完全墜入愛河了。就在聖誕節前,我們到紐約去玩了一個週末。白天我們欣賞各處聖誕節的布置、到中央公園散步、參觀博物館;到了晚上,就悠哉游哉享受晚餐。
期間並沒有任何事情讓我突然覺得「就是他了」,不過,我認為那個週末鞏固了我們的關係,也加強了我們對彼此的承諾。然而,我們還是一想到未來就驚慌不已。就算我們彼此深愛,但誰也不敢說我倆能否承受雙雙從醫,甚至只是接受醫學訓練,所帶來的壓力。
在討論會聽了那幾對夫妻的談話之後,我們不知道到底該覺得勇氣百倍,還是洩氣不已。每一對夫妻都想竭力保有工作並維護雙方的關係,但職場的壓力卻對婚姻帶來強烈衝擊。雖然大部分夫妻最後都找到了可接受的平衡點,不過看起來,他們只是勉強維繫住關係而已。
「我一直希望有人會說『別擔心,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難』。可是沒人這麼說。」卡洛斯後來說。在上心臟病學期間,我們的指導教授為啟發醫學生對心臟病學的興趣,辦了一場餐會。
我們剛好有機會可以請教他們有關生活形態的問題,包括一位心臟胸腔外科醫師、一位心臟病理醫師,以及兩位心臟科醫師。「你們什麼都可以問。」他們說。話題很自然就轉到了工作的安排以及家庭生活。
他們每星期工作八十個小時,從早上五點到晚上九點。難得有幾個下午可以提早離開醫院時,他們又衝進了實驗室。我們問他們是否結了婚。心臟胸腔外科醫師目前單身。病理醫師已婚—事實上是再婚。
「嗯,我應該告訴你們,我是在當住院醫師的時候離婚的。但問題不單只是出在這裡,」他很快補充一句:「我們的感情出現裂痕也是原因。」由於有單親爸爸的問題,所以他選擇走心臟病理,這是心臟科領域中唯一能彈性安排工作時間的。
另外兩位心臟科醫師都已婚,但他們選擇不生小孩,因為他們的工作要求非常嚴苛。「這對小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其中一位說。
貸款償還計畫也不是為有家累的人設計的。在最近一次貸款諮詢會當中,財務顧問分發了一張試算表,標題是「我的薪水能夠支付哪些開銷?」表中把預算分成幾個類別,包括哪些是必須支付的,以及哪些是我們願意支付的,剩下的就是可以隨意使用的。
關於配偶的貸款也有說明。汽車貸款、旅遊基金、甚至是寵物寄養都在預算之列,另外還提撥一筆錢做為退休之用,但生養小孩的費用就沒了。你可以養隻貓,但甭想生個小孩。
我有好些同學,計畫在二年級結束後的暑假舉行婚禮。根據同學在比較無聊的課堂上所製作的非官方統計圖表顯示,升上三年級前,我們班大概會有三O%的人結婚或訂婚。
凱特是要在那個暑假結婚的人之一,她告訴我:「從統計數字來看,我們不可能全都白頭偕老。但所有這些夫妻中,我認為誰可以辦得到呢?愛莉莎和安迪?凱文和安?還是我呢?我得相信我們辦得到。」
我向來都認為,要同時兼顧醫學、婚姻與家庭是很困難的,但卻從來沒想到有這麼艱鉅。這一年,課程安排比較有彈性,上課時間也比較固定,讓我和卡洛斯比較有餘裕可以培養關係。但我還是害怕等在眼前的一切。
【書籍資訊】
《白袍:一位哈佛醫學生的歷練》
出版日期:20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