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長久以來,外界一直覺得把馬斯克當成設計專家的想法很怪異。
圖片來源:wikimedia
編按:矽谷鋼鐵人馬斯克積極創造一個「伊隆.馬斯克的世界」,Tesla電動車正在翻轉全球汽車工業,SpaceX太空技術可與美國NASA力拼,他甚至是賣座電影《鋼鐵人》的原型……,被稱為「改變世界的科技狂人」,曾接受媒體受訪談論他的企業經營的心法,他認為許多企業為了成功,花了太多時間在開會和看財務報表,應該「花更多時間讓產品盡可能令人驚嘆。」
以下為馬斯克思考創造產品的觀察:
長久以來,外界一直覺得把馬斯克當成設計專家的想法很怪異。他的內心是物理學家,行為舉止則是工程師,很多談論馬斯克的人說,他應該算是那種矽谷典型的怪咖,靠閱讀教科書才知道什麼是好的設計。
事實上,馬斯克可能有一些天賦異稟,並將其轉為優勢。他是非常靠視覺理解的人,可以將別人認為好看的東西儲存在腦中,以便隨時回想。這個過程幫助馬斯克發展出結合自身鑑賞力的好眼力,同時也讓他有更好的能力把想要的東西化為文字。結果就產生一種自信而堅定的眼界,這種眼界確實能與消費者的品味產生共鳴。
馬斯克就像賈伯斯一樣,能夠想到甚至消費者不知道他們會想要的東西,例如車門把和大型觸控螢幕,他也為所有特斯拉的產品和服務設想出一個共同觀點。「伊隆標榜特斯拉是一家生產產品的公司,」范霍茲豪森說,「他對於必須把產品弄對,充滿了熱情。我必須幫他實現想法,並確保它是美麗且吸引人的。」
在設計和技術上,都不容妥協
在Model X方面,馬斯克同樣扮演重要角色,這台車一些最華麗的設計要素都源於他。他和范霍茲豪森在洛杉磯的某汽車展四處逛著,他們抱怨要進去運動休旅車的中排和後排座椅很難。家長們都很清楚這個事實,因為找角度把小孩和兒童座椅安置入座時很容易扭傷背;還有想擠進第三排座椅的高個子也能了解這種感受。
「即便是乘坐擁有更多空間的迷你廂型車,滑動車門也擋住幾乎三分之一的入車空間,」范霍茲豪森指出,「如果你可以用獨特的方式打開這台車,那有可能是真正改變遊戲規則的關鍵。我們把那個核心想法帶回去,並做出40或50個設計構想來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們最後提出了最激進的一個構想。」Model X擁有馬斯克所謂的「鷹翼門」(Falcon-wing doors),類似迪羅倫(DeLorean)等高級車的鷗型翼車門,車門往上抬,然後技巧性的展開雙翼,既不會擦到停在旁邊的車子,也不會撞到車庫的天花板。家長們再也不用彎腰或扭身,就能把小孩放入第二排座椅。
特斯拉的工程師一開始聽到鷹翼門的反應是退縮的,馬斯克又提出瘋狂的要求了。「每個人都試圖找理由,說明我們為什麼做不到,」賈維丹說,「例如它不能放在車庫裡、滑雪板這些東西沒法放。然後,伊隆拿了一個展示模型到他的家裡,讓我們看門是可以開啟的。所有人都咕噥著,是啊,在一棟1,500萬美元的豪宅內,車門當然會開。」如同引發爭論的車門手把一樣,Model X的車門成為這部車最吸引人的特色,也是消費者討論最多的焦點。
「我是第一批拿兒童座椅做測試的人之一,」賈維丹說,「我們有一輛迷你廂型車,你必須有軟骨功才能把座椅裝入中間排的座位。相較之下,Model X 就非常輕鬆。如果它是噱頭,那它也是一個實用的噱頭。」我於2012年拜訪這間設計工作室期間,附近的停車場裡有幾輛特斯拉競爭對手的車子,馬斯克一定要證明,相較於Model X,這些車子的座椅有種種限制。
他很誠摯的努力坐進Acura(雅哥)運動休旅車的第三排座椅,但即使這台車宣稱有七人座空間,馬斯克的膝蓋還是頂到他的下巴,而且他根本塞不進座椅。「那就像是小矮人的洞穴,」他說,「誰都可以製造一款外觀大的車子,真正厲害的是要讓裡面空間夠大。」
馬斯克從一台對手的車子,換到下一台,向我和范霍茲豪森逐一說明這些車子的缺點。「知道別的車子有多糟糕是件好事,」他說。這些話從馬斯克的嘴裡脫口而出,瞬間令人覺得錯愕。一個需要花九年時間來生產3,000輛車的傢伙,竟數落起每年建造數百萬輛車的汽車製造商。
然而,馬斯克是從柏拉圖的理想主義來看待一切。照他看來,所有設計和技術的選擇,都應以製造盡可能接近完美的車子為目標。就這點而言,對手車廠並沒有做到,那是馬斯克批判的。
對他而言,幾乎就是二選一。要做就想辦法不容妥協地做出某種令人驚歎的東西,否則就不要做。而且如果你不做,馬斯克就認為你是失敗者。對於外人而言,這種態度看似不可理喻或是愚蠢,但這種思考邏輯對馬斯克來說是有效的,而且不斷的逼迫他自己及周遭的人奮力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