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生活難免會有錯過良機、遭遇挫折的時候,可能是放棄一樁好交易,也可能是傷害了彼此感情,常常因此得不償失。坊間很多書都教我們如何應付「難纏的人」,但其實難纏的人可能是我們自己。

人生是一連串的努力,努力達成目標,希望發揮潛力,自許成為有用的人。你設定人生目標,期許生活富足,愛人、也有人愛,而且如果事事順利,最好還能回饋社會。這些人生的美滿章節有的唾手可得,有的得來不易,只能善盡一己之力,但求無愧我心。
然而,即使盡了最大的努力,結果未必盡如人意。
誰沒有說錯話、做錯事,使得情況更難收拾的經驗?誰沒有明知該說卻又沉默不語的時刻?誰不曾晚上輾轉反側,懊惱著「我怎麼會說出那種話」或「我為什麼不把握機會開口」?如果是自己又犯了老毛病,我們尤其會百般自責,「又搞砸了,上回不是才學到教訓嗎?」
以下的經驗人人都有:你有個重要會議要開,或者約了人商談要事,你事前已經預演過該講什麼,但到了關鍵時刻,場面跟你前一天晚上預想的有落差。
結果不如預期,我們習慣怪罪別人,一定是對方說錯了、做錯了,但其實,罪魁禍首常常是我們自己,心裡想的是一套,做出來卻變成另外一套。
問題出在哪裡?
請看幾個真實案例:
唐雅是名獨立執業的律師,眼看就要和客戶簽下合約,對方居然在協商時要求降價,讓她措手不及。開會前她並沒有預設底線,畢竟現在景氣不好,新客戶可遇而不可求,但當下客戶這麼一出招,她覺得有種被汙辱和貶低的感覺。明明需要這筆生意,對方開出的條件也不錯,但唐雅還是選擇放棄。
皮耶與VIP客戶會面,發現對方不肯採用他的建議升級IT系統。雖然客戶當面解釋了原因,皮耶也知道應該用之前研討會學過的「積極聆聽」技巧,但他對自己的提案很自豪,相信客戶能夠受益,於是向對方解釋說沒有必要擔心,還把提案的優點再說明一次。客戶懶得爭辯,直接聯絡皮耶的老闆要求換顧問。
蘇珊工作了一整天回到家,想好好陪家人,晚餐時她聊到今天在公司忙翻了,沒料到她丈夫麥克這時抱怨起來,女兒在學校功課趕不上了她還無關緊要。蘇珊聽了大怒,撂下一句:「我的工作跟女兒的問題沒有關係!」麥克反駁:「你啊,只關心你的客戶,女兒都不管了!」蘇珊也不甘示弱:「全職媽媽的辛苦,你完全不懂!」見爸媽怒目相向,珍妮佛縮在椅子上,晚餐就在凝重的冷戰中結束。
生活難免會有錯過良機、遭遇挫折的時候,可能是放棄一樁好交易,也可能是傷害了彼此感情,常常因此得不償失。坊間很多書都教我們如何應付「難纏的人」,但其實難纏的人可能是我們自己。
人為何喜歡自討苦吃,專家向來著墨不多,但每每臨到重要關頭,我們常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即使是教人自我成長的建議,大多也著重在改變外在行為,例如:要放下身段或要展現魄力,要傾聽也要懂得發問。但問題來了,如果只把重點放在細部策略與技巧,許多時候還是達不到目標,因為你雖然射出飛鏢,但標靶卻搞錯了。
還記得我媽媽傳給我的料理真言嗎?改善外在行為就彷彿精讀食譜,有其必要,但無法讓你有高水準的表現。只有當你扮演起「大廚」的角色,用心料理,才會看到更大的成果。轉變要深刻長遠,起乎於你。
內心思維是可以改變的,但前提是要懂得方法。心念一轉,就會發現不一樣的處理方式,而有更好的結果,不但獲得成就感,也更有機會發揮影響力。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Leo Hidalgo,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