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教育永遠是父母最關心的話題,也是一個家庭中的核心議題,《讓天賦發光》作者肯.羅賓森 特別對台灣及亞洲國家的學校教育提出了建言,帶領大家重新思考標準化考試對學生與教育體系的影響。
文|彭漣漪、張德齡、潘欣
國際知名的創新、創造力及人力資源專家肯.羅賓森爵士,
四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提倡更均衡、更個別化、更有創意的教育方法。
他的著作《讓天賦自由》在美國及台灣都極為暢銷,近日推出新作
針對學校體系的變革做了深入討論。
在百忙中,肯.羅賓森爵士接受《未來Family》專訪,
特別對台灣及亞洲國家的學校教育提出了建言。
Q:你覺得標準化考試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傷害,不過,沒有標準化考試,我們就很難知道學生的學習成果。該如何解決這種兩難呢?
A:我並不是說標準化考試沒有其地位或價值。在學習的某些方面,它可以提供有用的診斷訊息。但愈來愈重視這種測驗有三個問題。第一,它過度看重學習中可以量化的各個面向。其次,它往往排擠其他不能那麼容易量化的學習面向,如審美觀丶人際關係等。第三,它被用來驅動學生、老師和學校之間的競爭,損害了教育整體的素質及平衡。
Q:在學校中該學些什麼,一直很有討論空間。你覺得學校是否該以葛德納教授(HowardGardner)提出的八大能力,作為課程的分類?
A:不要過於簡化的將研究成果或理論提議應用在學校裡,這一點很重要。我自己並沒有暗示上學日或學生自己應該分為8(或9)個類別,而是課程及教學和評量的方法,應當反映所有學生的智力能力及其複雜性和多樣性。
Q:翻轉教育似乎是未來的主流,但是在不同的階段,如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是否該有不同?
A:翻轉教室是同儕教學及分組合作行之有效的教學及學習模式,只是被賦予了一個新的名字。它是各級教育的教學方法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
Q:學校教育需要改變,但在此之前,家長該做些什麼?
A:家長需要與老師和學校合作,幫助他們理解和回應學生個人的長處和短處,並提供與社區之間整體的關係。
摘自《未來Family》肯.羅賓森(Ken Robinson):國家整體的教育素質,不能只看PISA排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