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要當個幸運之人,可不能光是等待,許多學術研究與個人經驗都指出,幸運之人通常是用他們的態度創造了運氣。
圖片來源:unsplash
形容自己幸或不幸,就暗指我們只是偶然機運的受益人或受害人。如果找到天命歸屬只是一種運氣,那麼你豈不是只能雙手合十,期盼自己哪天也能走運?
要當個幸運之人,可不能光是等待,許多學術研究與個人經驗都指出,幸運之人通常是用他們的態度創造了運氣。
心理學家韋斯曼(Richard Wiseman)在他的著作《幸運的配方》(The Luck Factor)裡,描述他研究了四百名特別幸運與不幸的人,他發現自認幸運的人大多展現類似的態度與行為,自認不幸的人則展現相反的特質。
韋斯曼指出幸運人士的四個特徵。首先,幸運的人常能讓運氣發揮最大效益,他們特別懂得創造機會、察覺機會的存在,並且在機會出現時善加利用。
其次,他們懂得聆聽自己的直覺,並採取輔助措施(例如冥想),幫助自己提升直覺能力。
第三個特徵是慣於預期自己的好運,不論做什麼事,他們的心態都是預期正面的結果,因此也不斷創造自我應驗的預言。
此外,幸運之人也不允許自己被厄運箝制,在情況不利的時候,就快速採取行動控制情勢。
韋斯曼博士曾做過一項實驗,指出人們對運氣的看法可以發生什麼功用。他請了一群演員,把他們安置在在附近的咖啡店裡扮演尋常人士,然後在店外的人行道放了一張鈔票。
接著,他請一位自認幸運的實驗對象去這家咖啡店。這位幸運人士發現地上的鈔票,撿了起來,走進咖啡店給自己買杯咖啡,同時請旁邊的陌生人也喝一杯。他和陌生人聊了起來,最後相互交換名片。
接下來,韋斯曼博士請一位自認不幸的實驗對象也去咖啡店,他踩過鈔票走進咖啡店,買了杯咖啡,沒有跟任何人互動。後來,韋斯曼詢問兩位實驗對象是否碰上什麼幸運的事。
前者表示撿到鈔票,也認識新朋友,後者則說他想不到有遇到任何幸運的事。敞開心胸、接受新機會的方法之一,就是「刻意」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尋常的情況,你將因此把世界看成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地方,並善加利用某些大有可為的機會。
羅賓與韋斯曼都告訴我們,如果你關注的焦點過於狹隘,可能因此錯失身邊不斷循環出現的機會。另一個可以讓你得到「好運」的態度,就是重整旗鼓的能力。當你發現情況無法按照原先的計畫進行,能夠很快將之導向正面的方向。
【書籍資訊】
《讓天賦自由》(改版)
出版日期: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