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想改革教育,得先問一個問題──教育的目的到底在哪裡?
對於老師在未來要扮演的角色,肯・羅賓森提醒,老師必須要有自覺。
他指出,老師是最缺乏社會能力的一群。我如今也是教育工作者,我們一直被教,有一天突然換我們開始教別人,這之間始終缺乏社會歷練,我們沒有產業的複雜歷練、沒有更多受挫折的經驗,考試就是我們唯一的挫折,但是能當到老師的人,大部分是考試的常勝軍。
當這樣的經驗值已經不足以幫學生面對未來,這時候,老師就要自己走向外面的世界。
我在「均一」中小學努力做的,就是幫老師走向世界。在教學上,老師比我更厲害,但是我必須讓他們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書中一位老師深深感慨,「等級成績本來是老師的工具,可是時至今日,老師反而成了成績的工具。」成績本來是老師用來衡量學生理解程度的工具,但是現在的老師,往往為了追逐成績,忽略了更重要的事,反而變為成績的工具。
摘自《商業周刊》
從「一直被教」到「開始教人」...嚴長壽:「老師」是最缺乏社會能力的一群人
https://www.facebook.com/bwnet.fans/posts/10152921013671837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2855&pnumber=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