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直覺鍛鍊
現代文明的批判(紀念版)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皮徹鎮的礦業繁榮最終將小鎮毒害成鬼城,河內老鼠大屠殺也因錯誤誘因讓問題惡化。《達爾文陷阱》寫下這些故事正揭示了人類短視行為帶來的代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價值與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關閉
中國二十大落幕,新的人事異動也已出爐,打破過去「七上八下」的傳統,更可見習近平對於獨攬大權的野心,並有助於發展習近平眼中的政黨與國家願景。以下內文摘自前澳洲總理陸克文新書《可避免的戰爭》P.128-132。
澳洲前總理陸克文研究中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生活逾四十年,他是能夠真正洞察領導層心態的極少數人之一,他們的判斷將決定戰鼓是否會被敲響。《可避免的戰爭》一書揭開中美雙方行動的神秘面紗,並對其進行了翻譯與解釋,提供包括雙方在內的全球各國兩強相爭的解套方案。以下是作者澳洲前總理陸克文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看法。
自冷戰結束以來,世界已經繼續往前走。美國相對的經濟實力和文化影響力已從全盛時期開始走下坡。中國相對的經濟實力則遠大於前蘇聯的實力。
台灣的領導人和公眾不能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意圖抱持幻想,也不要認為對方會收手。
中國本來期待拜登總統上任後美國會改弦易轍,回歸川普前的中美關係,但是很快就了解川普開始的是一場美國早就想打的戰爭,後來的美國總統必定愈打愈烈,直到必須停手為止。
然而,德國圖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übingen)的貝安德(André Beckershoff)根據太陽花參與人士的訪談,強調了一種對於人生機會的深沉幻滅感,正是年輕人加入這場運動的動機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挑戰,讓台灣時時面臨艱難的抉擇。在做出抉擇之際,一定要正確理解美國的利益與意圖。
台灣政府內外都在努力限制假訊息帶來的影響,事實查核成為一道重要防線。
台灣的政治領導人不能期待對北京只是虛應敷衍,還會有喜從天降,沒有人擔得起小看北京野心的代價。
立即報名!郭強生《死亡可以是溫柔的》台北新書分享會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