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然而,德國圖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übingen)的貝安德(André Beckershoff)根據太陽花參與人士的訪談,強調了一種對於人生機會的深沉幻滅感,正是年輕人加入這場運動的動機
圖片來源:Pexel
以下摘錄自《艱難的抉擇》第四章 第128-129頁
在赫緒曼的架構中,抗議意指對經濟現狀的不滿。工會可以做為抗議的代理人,但是台灣的工會卻非如此。台灣員工只有七.三%是工會成員,比例低於新加坡的一九.七%、日本的一七.三%,或南韓的一○.二%。由於雇主廣泛雇用臨時或兼職員工,工會會員人數也因而下降。
台灣確實有抗議的例子,最歷歷在目的就是發生於二○一四年三月和四月的太陽花運動。這個運動是由運動人士發起,為的是抗議國民黨主導的立法院,沒有經過適當的逐條審查就通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民進黨和運動人士反對《服貿協議》有特定理由:不透明的程序、狹隘的利益分配、政治的滑坡效應等等。然而,德國圖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übingen)的貝安德(André Beckershoff)根據太陽花參與人士的訪談,強調了一種對於人生機會的深沉幻滅感,正是年輕人加入這場運動的動機:
所謂的「22K世代」是指畢業之後可預期領取月薪七百美元的大學生,而馬總統承諾會給他們「黃金十年」。結果反而是高漲的房價迫使他們必須與雙親住在一起,畢業後面對求職的困難。他們變得關心在居住鄰里出現、常常伴隨著警力展示的城鄉再開發計畫。在台北尤其如此,節節高漲的房價和生活費用意味著年輕人⋯⋯必須延遲結婚生子的計畫。「努力工作,」〔如同〕一位〔調查〕受訪者總結了學生對承諾的黃金年代的幻滅,「並無法保證會有回報。」
太陽花運動的重要性並不只是因為它有效終結了馬英九政府的對大陸交流政策:這個運動也反映了台灣貿易政治的轉變。為了讓抗議落幕,馬政府同意會立法執行兩岸貿易的協商與核准。截至二○二○年底,該法規依然尚未通過。再者,延遲立法也表示了它將永遠不會 通過,除非是新的貿易政治出現了親商的轉變,不然就算原初的經濟理由令人信服,也永遠無法與中國簽訂經濟協議。
【書籍資訊】
《艱難的抉擇》
2021.06.25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