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直覺鍛鍊
現代文明的批判(紀念版)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皮徹鎮的礦業繁榮最終將小鎮毒害成鬼城,河內老鼠大屠殺也因錯誤誘因讓問題惡化。《達爾文陷阱》寫下這些故事正揭示了人類短視行為帶來的代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價值與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關閉
1997年胡志強返台出任外交部長,心繫台灣國際地位與人民尊嚴。他回顧從牛津到政壇的命運轉折,強調不追求名利,只求全力以赴。對家人、同仁、長官深懷感恩,並以「追求別人臉上的笑容」作為工作信念,寫下誠摯人生告白。
李淑珍在新作《致一個青春民主的時代》提到,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她曾去過周邊3次了解抗爭訴求,在場外靜坐的學生關心時事,其純潔熱情令人動容;但是議場內學生領袖的虛無主義與獨裁作風,卻令人駭異...。
蘇起分析,具有如此豐富台灣認識的習近平,無論他的主觀或眾人的客觀,都是高層圈內不二的「台灣通」,兩岸統一自然也是他無可迴避的歷史責任。如果成功,他將是中國統一的「偉人」,功績直比毛鄧;倘若失敗,自然就成歷史「罪人」。
蘇起指出,過去30年台灣經歷了民主化、憲政制度的革新、7次總統直選、兩岸關係的起與伏,及美中關係的和與鬥。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台灣由盛而衰? 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是什麼?
高希均指出,哪一個政黨能夠做事讓人民放心,這個政黨就會在總統大選中獲勝。台灣選民已從政黨輪替中學到教訓:不是選會說大話的,而是選能做大事的。
我知道這次晤見,主要是為明天會見溫家寶總理做準備,所以我將蘇起祕書長提供的談話資料,逐一細述,包括希望增加大陸來台的觀光客,盼能每日三千人,使台商在大陸四兆元擴大內需及家電下鄉等政策,能獲協助。
黃年指出,在俄烏示範後,可確定中共對武力犯台必更趨猶豫慎重。但是,可確定的是,兩岸不開戰則已,若開戰就只有你死我活。一旦開戰,台灣就必須預定終戰指導。此戰是要實現台獨嗎?如果不能,為何要因台獨引戰?此戰是要捍衛中華民國嗎?那麼何必玩弄台獨到引戰地步?此戰會不會使台獨與中華民國兩頭落空?
黃年指出,比較台灣與烏克蘭的差異,不能只從外部的國際地緣政治朝烏克蘭裡面看,也應從烏克蘭的內部政治朝外看。黃年從3個角度,比較台烏異同。
黃年指出,一個國家必須有一部憲法做脊梁,中華民國應以中華民國憲法為脊梁。一國總統,亦應以國家憲法為脊梁,因此中華民國總統也應以中華民國憲法為脊梁。 但是,在台灣,國家的脊梁與總統的脊梁一向皆是一個核心的政治爭議,當然也是2024總統大選的核心爭議。一切皆源自剪不斷理還亂的兩岸關係。
立即報名!郭強生《死亡可以是溫柔的》台北新書分享會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