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在我媽媽家的三天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皮徹鎮的礦業繁榮最終將小鎮毒害成鬼城,河內老鼠大屠殺也因錯誤誘因讓問題惡化。《達爾文陷阱》寫下這些故事正揭示了人類短視行為帶來的代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價值與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關閉
歐洲管理科技學院教授,決策、模型暨數據中心主任,專精於管理科學和機器學習。
超越AI的思考架構
適當的限制條件,能讓人發現可行的選項究竟有哪些。這點不但有益於個人,也有益於社會—只要每個人的決策能力有所提升,就能達成個人目標、並對世界產生影響,進而改變其他人所處的現實世界。
要另啟思考框架,一般來說有三種方式。第一是從已經擁有的框架庫裡挑選。第二是應用原本用在其他情境下的框架。而如果以上兩種方式都行不通,則是完全發明一套新的框架。
本屆知識跨年饗宴以「造局者」為主題。呼應活動主題,刑警出身的侯友宜市長回憶在辦理重大刑案時,能夠破案的關鍵往往不只是掌握並解析證據:「其實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局。」
康登市曾經犯罪橫行,然而他們卻想像出另一套完全不同的心智模型,直接解散警局重組,透過全新的思維心態,緩和居民和警察之間的關係,也成功地讓警察的身分轉為守護者,而不是戰士。
我們必須去詮釋這個世界,才能真正存在於這個世界;我們對現實的感知,就會影響我們的行動。這些都是我們早就知道的事情,但也總是覺得理所當然而渾然未覺。也是因此,讓巴茲萊的成就格外令人嘆服。她就是針對問題找出了正確的思考框架。
巴茲萊等人之所以能成功,要素之一就是掌握了一種認知自由(cognitive freedom)。而他們擁有這種自由,並不是因為讀了哪本書、依循了什麼傳統、做了什麼顯然合理的事,而只是因為他們運用了一種全人類都擁有的獨特認知能力。
立即報名!郭強生《死亡可以是溫柔的》台北新書分享會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