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企管

超越AI的思考架構
優惠價
85
$408
優惠價
75
$360
書籍介紹

原書名:造局者

以思維造局迎戰數位變局

AI善於計算,但想解決問題
依然得靠人類獨有的思考架構

.怎樣跟另一半處得更好?
.怎樣讓老闆刮目相看?
.怎樣變得更健康、更有錢?
.新產品怎麼打破既有市場?
.如何運用社交網路提升競爭力?
.如何善用GPT、生成式AI創造打動人心的文案?

面對日常生活一連串的問題,我們總會利用一套思考架構,
先分析局勢,再做出決策。

由於不同的思考架構會導出不同的結論,連帶影響決策的品質,
所以選擇適合的思考架構就是成敗的關鍵。
可是我們在面臨重大挑戰時,往往不清楚自己用了怎樣的思考架構,
更沒有意識到,可以換一套架構來看待問題。

轉換不同思考架構是人類獨有的能力,
即使人工智慧(AI)、演算法計算的能力遠遠勝過人類,
那也是依照設計者建立出來的思考架構去執行命令;
一旦原先的思考架構不足以應付新來的挑戰,
仍需仰賴人類開拓、重設思考架構。

《超越AI的思考架構》告訴我們,在這個全球動盪的時代,
我們應該擴增自己的架構庫,以便因應各種問題,
用「因果思維、創造反事實、訂定限制條件」三項原則,
​將事情看得更深、更遠、更透澈,找出理想的新思考架構。

第1章  決策
建立思考架構和能否做出好決策,息息相關

第2章    建立思考框構
建立思考架構是人類的核心能力,AI無法模仿

第3章  因果關係
人類會推斷因果,而又常常出錯;但這其實是好事

第4章  反事實
想像另一個現實,能讓我們在這個現實表現得更好

第5章  限制條件
為無限加上限制,反而有助於引爆創意和創造力

第6章  另啟思考架構
有時候就是該切換架構,或是創造新的思考架構

第7章  學習
擴充架構庫、勤於認知採集、實行白紙策略

第8章  多元性
擁抱變化、運用教育、鼓勵遷徙、容許摩擦

第9章  警惕
我們要避免思想僵固;我們需要機敏的心智

思考架構使用手冊
誌謝
注解

庫基耶 作者

《經濟學人》雜誌資深編輯,《經濟學人》每週科技播客Babbage主持人,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副研究員,《大數據》作者之一。


麥爾荀伯格 作者

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並擔任微軟、世界經濟論壇等大公司和組織的顧問,是大數據(巨量資料)領域公認的權威,寫過上百篇專論、以及九本書,其中《大數據:隱私篇》一書獲得2010年 Marshall McLuhan 傑出著作獎、以及 Don K. Price 科技政策最佳書獎。


德菲爾利科德 作者

歐洲管理科技學院教授,決策、模型暨數據中心主任,專精於管理科學和機器學習。


林俊宏 譯者

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喜好電影、音樂、閱讀、閒晃,覺得把話講清楚比什麼都重要。譯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人類文明》、《大數據》、《大數據資本主義》、《如何讓人改變想法》等書。


2023/08/31

BCB808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6263553453

352

508

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