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蒸汽機的發明驅動了人類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的使用帶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半導體、電腦、網路的問世再度催生了第三次工業革命;隨著科技快速的進程,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已經悄然開始,並且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席捲全球,徹底顛覆我們的生活、工作和互相關聯的方式,無論是規模、廣度,還是複雜程度,第四次工業革命都與人類過去經歷的變革截然不同。其中可植入技術、數位化身分、物聯網、3D列印、無人駕駛、人工智慧、機器人、區塊鏈、大數據、智慧城市等技術變革都將對全人類帶來顛覆性的影響。
本書作者為被視為全球經濟風向球的「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與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他在本書中提醒,人類若無法做好因應這波科技海嘯的準備,機器人等技術創新,將導致大量工作消失,而最直接受衝擊的,就是中產階級。更重要的是,各種科技的匯流改變的不僅是我們的工作和生活,而是我們是誰!
推薦序 理性面對「科幻」成真的世界 馬克.貝尼奧夫
前言
第一章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
從工業4.0 到第四次工業革命
一場深刻的系統性變革
第二章 驅動革命的動力
大趨勢、大機遇、大挑戰
技術引爆點
第三章 顛覆性影響
經濟:爆發式增長和就業困境
企業:不改變就滅亡
放眼國家和全球
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
無孔不入的技術
第四章 未來之路
迎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四種智慧
第五章 展望2025:深度變革
變革1:可植入技術
變革2:數位化身份
變革3:視覺成為新的交互介面
變革4:可穿戴設備聯網
變革5:遍存計算
變革6:可擕式超級電腦
變革7:全民無限存儲
變革8:萬物互聯
變革9:數位化家庭
變革10:智慧城市
變革11:運用大數據進行決策
變革12:無人駕駛汽車
變革13:人工智慧與決策
變革14:人工智慧與白領工作
變革15:機器人與服務
變革16:比特幣和區塊鏈
變革17:共享經濟
變革18:政府和區塊鏈
變革19:3D列印與製造業
變革20:3D列印與人類健康
變革21:3D列印與消費品
變革22:訂製人類
變革23:神經技術
致謝
注釋
推薦序 理性面對「科幻」成真的世界
馬克.貝尼奧夫(MarcR.Benioff),Salesforce
董事長暨執行長、世界經濟論壇理事
生活在科技出現重大變化的時代,實在令人振奮。研究機構、新創公司與大型組織,屢屢推出科學與科技的突破性進展,速度之快與幅度之大,總令我大感驚奇。由於產品與服務不斷推陳出新,過去人們認為只屬於「科幻」的事情,如今已紛紛實現,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科技急遽發展不僅賦予我們新的能力,還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與人際關係。施瓦布適時推出這本著作,對這現象提出精闢的見解。他指出,數位科技匯流加上材料科學、生物學的突破,會促成嶄新的生活方式浮現。科技對人類的意義,將出現明顯與幽微的變化。
施瓦布是世界經濟論壇的創辦人與執行主席,這個機構每年在瑞士舉辦國際知名的達沃斯會議。施瓦布的獨特身分,讓他接觸到全球頂尖的經濟與科技專家、大企業領導者、政府與公民社會代表,並綜合各方經驗與看法,對未來的挑戰提出最全方位的觀點。
他指出,過去三次工業革命皆引起重大的變遷與機會。然而,今天的轉型卻更是獨特,因為新觀念與科技在全球傳播的速度非常快。各產業的每家公司勢必得檢討過去業務經營的做法,才能趕上科技與消費者期待的快速變化。
未來數十年,科技促成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大幅改變世界經濟、社群與人類身分的整體結構。如此深刻的變化,會突顯出人類文明的重責大任。身為公民、政府官員與企業領導者的我們必須善加選擇,做出貢獻,打造新的系統。這過程務必審慎衡量優點與風險,秉持共同價值與清晰目標,讓新系統能嘉惠世上的每一個人。建立系統時必須格外謹慎,以降低風險,改善人類處境,尤其在人工智慧、基因工程等可能超出我們掌控範圍的科技領域更是如此。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重要的著作,幫助讀者了解形塑這個世界的重要趨勢。當今發生的變化會改變歷史,本書提出如何思考與分析這些變化,期待我們能共同創造出人人有權、共生共榮、以人為本的未來。相信讀者能從這本精采的著作得到珍貴的洞見,迎向未來。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施瓦布教授指出,科技、社會與經濟出現許多深遠的轉變,改變了社會,帶來許多益處。施瓦布為領導者提出思路嚴謹的架構,協助我們迎向挑戰,將這些益處發揮到最大。
四十年來,施瓦布教授號召政府、民間部門與其他公民社會的成員,展開範圍極廣的討論,設法確保第四次工業革命能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
——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臉書營運長、Leanin.org創辦人
無論是企業領導者、政策擬定者或公民,若想了解新興科技帶來的挑戰與機會,就別錯過這本書。當今發生的重大轉變勢必影響所有商業模式,也將撼動各國社會。
施瓦布提醒眾人,應善加發揮個人與集體力量,確保第四次工業革命能比過去三次更永續,讓世上每一個人都雨露均霑,擁有力量。
——穆塔.肯特(Muhtar Kent),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與執行長
科技會界定人類的未來。我們如何工作、分享資訊,甚至處理全球危機(例如乾淨水源與氣候變遷),都會受到科技左右。
施瓦布在本書中提出絕佳的架構,思考我們如何讓科技創造的未來社會,能契合深刻的人性價值。
——雷歐.拉斐爾.萊夫(L. Rafael Reif),麻省理工學院校長
第四次工業革命及其對企業、產業與國家所帶來的影響,固然值得令人振奮,但從歷史之鑑來看,重大的經濟動盪往往伴隨社會與政治層面的挑戰。因此,我們必須提出嶄新的思考、組織與合作方式來因應。
本書不僅在評論新興科技時令人眼界大開,更客觀地探討系統轉型時的潛在負面衝擊,最後則以樂觀的態度呼籲世人採取行動。
——思文凱(Carl-Henric Svanberg),英國石油董事長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
1971年,他在《機械工程領域的現代企業管理》一書中提出了「多方利益關係者」概念,認為現代企業管理不僅要為股東服務,也應兼顧所有關係者的利益,才可實現基業長青。同年,在此概念引導下,創立了世界經濟論壇,並將其發展成為當今全球最重要的公私合作平台。
擁有弗立堡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最高榮譽)、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工程學博士學位,以及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公共管理碩士學位,於1972年成為日內瓦大學最年輕的教授,並榮獲國內外多項榮譽。
2017/07/31
BCB619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4792689
256
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