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遇見更好的自己
優惠價
85
$213

遇見更好的自己

卡內基6大夢想實踐力

書籍介紹

青少年是人生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養成的能力,是影響一生發展的基礎;青少年也是最具可塑性的時期,學習力強、敏感度高、潛力無限,只要有適當的引導,可以花最小的力氣,見到最大的成效。

卡內基訓練創辦了青少年班,黑幼龍老師更提出6個青少年時期必備的夢想實踐力:自信、抗壓、熱忱、溝通、人際關係、領導力,一一說明這些能力的重要性及培養方法。書中並有大量實例,包括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學業問題、感情問題、自我發展……等等,貼近他們的現實生活,實用價值高。

自序 掌握人生最關鍵的時機

第一章 自信

自信是地基,是一切發展的基礎。不管你對未來有多少想像,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培養充分的自信。

培養自信實戰篇1:激勵自己,創造被稱讚的機會
培養自信實戰篇2:從哪裡跌倒,從哪裡再出發
培養自信實戰篇3:接受自己,啟動連鎖自信

第二章 抗壓

人生好比蓋房子,憂慮像地震帶來的破壞力,不耐震的房子轟一聲就震垮。打好自信的地基,學習克服憂慮,架起耐震的鋼骨結構。這好比人生碰到挫折挑戰時,懂得如何抗壓的你,才不會被壓力打敗。

如何抗壓實戰篇1:接受自己,用加法看世界
如何抗壓實戰篇2:面對壓力,積極解決問題
如何抗壓實戰篇3:管理情緒,解決壓力靠智慧

第三章 熱忱

有夢最美,追夢踏實。熱忱好像混凝土,有了自信當地基,具備抗壓力抵擋負面情緒,再用熱忱把你的夢想和能力,牢牢地結合在一起。

激發熱忱實戰篇1:克服環境干擾,重複溫習我的熱忱
激發熱忱實戰篇2:從獨善其身,到對人熱忱
激發熱忱實戰篇3:熱忱追夢,自動上緊發條

第四章 溝通

光有自信、抗壓、熱忱的能力還不夠,你還需要和別人建立好關係。「溝通」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就像房子的通訊設備、線路與水管,和外界搭起雙向的聯絡管道,與人交流,發揮你的影響力。

鍛鍊溝通能力實戰篇1:貼心和事佬,最佳潤滑劑
鍛鍊溝通能力實戰篇2:化解家人心結
鍛鍊溝通能力實戰篇3:聆聽與理解,找到雙贏的方法

第五章 人際關係

我們前面把人生重要的基本能力比為一棟房子的基礎設備,那麼,好的人際關係是滿足別人的渴望,就像一棟房子需要做室內裝修,空間設計師設計出房間的美麗色彩、溫馨的氣氛,做出適合居住的空間。

經營人際關係實戰篇1:付出關懷,我很在乎你們
經營人際關係實戰篇2:放下成見,原諒父親
經營人際關係實戰篇3:談戀愛,也要平衡
經營人際關係實戰篇4:腦袋聰明,身段柔軟

第六章 影響力

成功的積極意義在於掌握多少影響力,不只自己好,也帶動別人變得更好。有影響力的人就像老舊社區裡的嶄新建築,也像台北的101、杜拜的帆船飯店,具有指標性意義。有了它們,可以帶動週邊的機能更新和發展,整個區、整個城市、整個國家的地位都能夠提升。

掌握影響力實戰篇1:機器人大賽奪冠,榮耀歸功他人
掌握影響力實戰篇2:大家要我當五年班代
掌握影響力實戰篇3:幫助中輟生
掌握影響力實戰篇4:讚美同學,贏得合唱比賽好成績

掌握人生最關鍵的時機

這本書是寫給父母的。

這本書是寫給老師的。

這本書是寫給青少年的。

書中的每一個人物、每一段情節、每一個事件、每一個場景都是真實的。

因而,首先我要感謝這些同學的分享。你們願意將自己的改變、突破、令人感動的心路歷程,慷慨地說出來,我想主要是因為你們希望別的年輕人知道,那些改變是可能的。

更要感謝宛澍女士。她除了採訪卡內基的講師外,還要到台灣各地採訪同學。她將自信比喻為房屋的地基,抗壓是鋼骨架構,熱忱的態度是混凝土,溝通是房子的水管、電纜,而人際關係是裡面的水流、電流和熱度,而影響力像是嶄新建築。單只有一幢建築物,好像沒有什麼生命力,人也是一樣。

其實,我真的覺得中國人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只要對孩子有用的、有好處的,我們都願意給他們。

問題是,什麼才是對他們最有用的?

約二年前,我的第二個孩子黑立國打電話回來說,他升任華盛頓大學醫院的副院長了。他才三十多歲,而且在他前面還有那麼多資深的主管,有些還是他的老師。他從董事會得到的答案是,他的溝通領導能力很強,所以董事會優先拔擢了他。

你看,醫生一定要會治病;但當很多醫生都會看病時,溝通能力就最有用了。

我很想跟父母們說一句話:你希望你的孩子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從現在起就朝那個方向去教導。

例如,你希望他們成為聽命服從的人,那從小就嚴加管教,說一不二、多體罰,像很多日本、德國的父母那般嚴厲,以致後來他們會聽命從事侵略戰爭。

如果你希望他們長大後,成為無拘無束的人,像嬉皮一樣,一九七○年代美國就有很多那樣的人,那就什麼都不要管他。由他決定自己要不要洗澡、要不要上學。

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大多數父母都不希望我們的小孩長大後成為前面所說的那兩種極端。

無論我們的小孩將來做什麼工作、從事什麼行業,我們最希望的是他們長大後,成為一位快樂的人,對自己充滿自信;有很多好同事、好朋友;喜歡溝通、會溝通。

然而,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有沒有朝著這個方向教導他們,幫助他們成為快樂的醫師,成為會溝通的工程師,成為會與他人合作的會計師、律師或老師呢?

很遺憾的是大多數的父母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功課上,幫助的是他們的升學與考試成績。

下面這個例子,可以說明後來這些年輕人進入社會的狀況。七年前《中國時報》做過一次職涯的專題報導。有一位人力資源的主管說,如果有一位年輕工程師常常悶悶不樂、性情孤僻,周圍的人對他的態度都是惹不起、躲得起,他通常沒做多久就離職了;進到下一個公司多半又會歷史重演。不要忘了,他很可能是名校裡最熱門科系畢業的。

我每次看到這樣的報導,都很不舒服。

要是這位年輕人知道溝通、人際關係與他的學業成績一樣重要,或更重要該多好?要是父母能在自信、責任感、團隊合作方面曾助他一臂之力該多好?

這些年來,我曾到不少高科技的公司去教卡內基訓練。像台積電、奇美、宏達、和碩等。我發現他們都很忙,常常加班。他們都很希望能多花些時間陪家人,但無法做到。

我給他們的建議是用「質」來彌補「量」的不足。

一星期如果只能有一次回家吃晚飯,那麼那天在飯桌上設法多一些笑容,飯後先不要看電視、報紙;先與孩子談談心(要他去做功課、去洗澡一定不是談心);跟他打一場線上遊戲。出差的時候,寫一封信給他(不要不好意思讚美他的優點)。

你看,那些不需加班,天天回家吃晚飯的爸爸,要是沒有做到這些事,他們可能還不如你。

我的小孩都已經長大成人。我知道時光不會倒流,但我不禁會想,如果回到二、三十年以前,當我的孩子都還在中學、大學念書,我最想多做一點的那些事。

此刻我才發現,我最想多做一點的,就是這篇前言裡我建議多做的一些事。我多麼希望少教訓他們一些,我多麼希望多給他們寫幾封信。

要是我二、三十年前知道,成績和升學對他們的成功沒那麼大的影響,我會更少叮嚀他們的功課(雖然我已經很少管他們讀書了)。

小孩長大後最懷念、最感謝父母的,不是車子、房子或我們留給他們的財產;甚至不是能進最好的學校。

他們覺得自己命真好,能有這麼好的父母的緣由,可能就是父母幫助他鍛鍊出這麼開心、這麼正向、這麼受歡迎的性格。

我已經來不及了。

你們要抓住這時機才對。


摘自《遇見更好的自己》自序

黑幼龍 作者

美國羅耀拉大學碩士。曾任休斯飛機公司經理、光啟社副社長。

1987年引進全球知名的企管訓練課程「卡內基訓練」,幫助企業發揮人力資源潛能,增強企業競爭力,開啟企業人才培訓的風氣。

現任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曾被評選為對台灣最有影響力的人士之一、20歲到40歲上班族最想追隨的領導人之一。豐富的人生歷練,樂於分享的人生態度,不斷造福台灣社會的每個階層。

著有《破局而出》、《贏在影響力》、《只要你比別人更想飛》、《遇見更好的自己》、《黑幼龍的心靈雞湯》、《這樣想,你會更快活》、《抗壓力:為成功人生打基礎》、《黑幼龍和你談心》、《掌握人際5力,職場人人是貴人》、《在偉大的航道上,逐夢》、《黑暗中總有光》等書(以上均由天下文化出版)。


2009/05/25

BBP40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套色

9789862163399

216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