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利他 鄭崇華的創業初心
永續 台達電子經營哲學
鄭崇華:「企業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放遠未來。」
成功,來自單純的善念與執著。
堅持做有價值的事,自然就會帶來力量。
曾經是孤身仰望星空、不知道明天在哪裡的的少年,為何能在電子科技界衝出一片天?
到底鄭崇華是如何堅持「節能 環保 愛地球」的初心,帶領台達成為全球提供電源管理與散熱服務方案的領導品牌?
50年來,台達持續不斷精進,以務實、誠信為本,再加上創新、永續的企業核心價值,持續走在時代的前端。本書回顧台達創辦人鄭崇華在生命不同階段的歷練與體悟,像是如何遇到多位良師,靠著堅毅和勤奮學習脫貧,如何因著熱心幫客戶解決問題而意外走上創業之路,又如何和員工不斷創新精進,持續以「利他」的精神,成為節能減碳的實踐者,為環保節能、為永續發展努力,在尋找氣候變遷危機的解方的同時,也為企業開創出新局。
創辦人鄭崇華這位「台灣第一位企業環保長」、「台灣科技教父」,數十年來懷抱「受人點滴,湧泉以報」的感恩之心,將這股利他的精神發揚光大,積極回饋社會,做善事、植善苗,在兩岸成立基金會,設獎學金、辦講座、捐建綠建築、成立磨課師全力培育下一代,將溫暖的火炬繼續傳遞下去,照亮這個世界,也照亮更多人。讓大家看見:只要秉持信念,懷抱利他的精神,朝著理想勇敢去做,自然就會帶來力量。
利他,帶來永續——
● 在重利、競爭的商場上,若能保持一貫真心、真誠相待,更能贏得信賴,成就長久合作的夥伴關係。
● 企業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放遠未來,了解市場的需要,開發並製造對社會真正有價值的產品,才能贏得客戶的尊重和信任。
● 主管要多看員工的優點,把人才用在對的地方。如果每個人的優點都能被發掘出來,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 實踐綠色環保的信念,不但是台達創新的根源,也為企業帶來商機,成為台達永續經營發展重要的一環。
● 氣候變遷、人口老化、地緣政治風險和生活品質提升,是未來全球各行各業面臨的挑戰。
● 在潔淨能源、電動車、物聯網、高速運算等領域,預期將是未來 5 到 10 年的機會。
● 台達一直強調節能,因為「節能其實是很『利他』的一件事,可以為環境、為人類的永續發展,做更好的溝通。」
★齊聲推崇(依姓氏序)
史欽泰,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李吉仁,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李念祖,理律法律事務所所長
李澤元,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教授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
孫 震,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彭宗平,清華大學講座教授
舒維都,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賀陳旦,交通部前部長
劉兆玄,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推薦序 一位光芒四射的「君子企業家」——鄭崇華 / 高希均
前言 樸實無華的利他初心
PART I 初心——來自生命中的好老師
01 開大門走大路,做人做事的擔當
02 從仗義直言到低調內斂
03 勤學習,練就慎思明辨
04 翻轉學習,教育可以不一樣
PART II 務實——深植於創業DNA的企業文化
05 意外的創業——好運與天意的交會
06 堅持品質,是永續經營的根基
07 好的設計、好的製造,才有好的產品
08 創造藍海,不和別人做一樣的產品
09 知人善任,用真心回饋員工
10 快速敏捷,使命必達
PART III 精進——唯有不斷創新,才能永續經營
11 洞燭機先,創新一定要夠快
12 轉型不能停,迎向Delta新紀元
13 厚植研發能量,與時俱進
14 趕上工業4.0,解決客戶新需求
15 不放棄,才有新機會——迎向電動車時代
16 跟著節能減碳走——結合環保與創新的信念
Part IV 利他——永續與傳承,台達的公益心與教育魂
17 飲水思源,廣植善苗
18 低調點燈,多方培育人才
19 打造綠色未來,以賽促學
20 世界級企業公民
結語 天邊有顆「鄭崇華小行星」……
文 /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經濟的繁榮與科技的應用,需要企業家;文明的進步與社會的和諧,需要君子風範的普及與大家的推崇。因此我對「君子」與「企業家」特別地嚮往與尊敬。
當前的台灣,既少君子,也少大企業家。
當君子的特質展現在企業家身上時,他們會比「社會」企業家更懂得經營企業,會比「良心」企業家更能發揮社會責任。
什麼是「君子」的特質?與企業結合,重要的幾項是:
——利人、利他、利天下。
——求人和、世和、心和。
——與人為善、沒有嫉妒,自我突破。
——成人之美、沒有貶損,樂見其成。
——不走極端、不會硬拗、不愛炫耀。
君子企業家光明磊落,不需結黨營私;他們靠專業,不需靠關係;他們靠市場競爭,不需靠政治勢力。他們嚮往的是:法治的透明與公平,政策的遠見與穩定。
在台灣人才外流的1960∼70年代,政府首長常說:「台灣缺資源、缺技術、缺資金、缺市場;最缺的還是人才。」
21世紀初,普遍的感覺是:「台灣最缺的不僅是人才,更是『人品』」。
儘管半世紀以來台灣在力爭上游,但到處仍是缺少「品」的例子。產品與服務缺少「品質」,消費者缺少「品味」,政商人物缺少「品格」。
「品格」是指:做事有原則;做人有誠信;態度上不爭、不貪,不獻媚;品德上有格、有節、有分寸。擁有這些「品格」的人,正就是泛稱的「君子」。當「人品」喪失時,「人才」就淪於「小人」,小人一旦當道,惡性循環就從此開始。
當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決定提出「君子企業家」要尋找實例時,就立刻想到一個名字。他的品德、事業、海內外的貢獻,如排山倒海般地在我腦中湧現。
我心目中第一位的「君子企業家」是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先生。在他二○一○年口述的《實在的力量》一書中,我有這樣的形容:「鄭先生的創業歷程,完全符合大經濟學家熊彼德所倡導『企業家精神』的經典定義。它是指創業者具有發掘商機與承擔風險的膽識,以及擁有組織與經營的本領。」走在時代潮流前面的他,還擁有另一個現代社會抱負:以君子風範,承擔企業社會責任;走出台灣,向世界示範。
《遠見》企業社會責任獎(CSR)自2005年舉辦以來,台達已累積二十座獎牌,創下無人能超越的高標。有趣的是,獎項設立前五年,由於台達連續三次獲得首獎,評審委員會只好把台達電晉升為「榮譽榜」,委婉說明:暫停三年申請。
台達不只是台灣企業的「高標」,2022年連續12年入選「道瓊永續指數」(DJSI)之「世界指數」,且總體評分為全球電子設備產業之首。
其中,「綠建築」正是台達過去十年積極深耕的領域之一。鄭創辦人要求集團旗下所有新設廠辦都必須是綠建築,另外也捐贈了許多教學型的綠建築,包括成大南科研發中心、清華大學台達館、中央大學國鼎光電大樓等。過去16年,已打造32棟綠建築,以及2座綠色資料中心,遍及台灣、中國大陸、印度、日本、泰國及美國。
台達還勇敢而自信地擔任全球「示範者」:讓世界看見台灣在環境議題上的成績。2014年成為大中華區唯一入選CDP 氣候績效領導指數(Climate Performance Leadership Index,CPLI)的企業;2015年率團前往巴黎參加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21,成為有史以來曝光率最高的台灣團隊;2016年和2020年,分別出版二冊《跟著台達蓋出綠建築》,記錄輝煌的「綠歷程」,節能減碳的腳步不曾停歇。
在《利他的力量》這本書中,鄭崇華分享了自己在生命不同階段的歷練與體悟,像是幼年時,外公、父親及多位師長教會他誠信守諾、謙虛助人、慎思明辨,使他後來在事業上堅持實事求是,後來更因其熱心幫助客戶解決問題而走上創業之路,並且不斷帶領員工創新精進,堅信「企業不能只是想賺錢,眼光應該要放遠,只要做出對社會有貢獻和價值的產品,商機自然就會來。」使台達成為全球提供電源管理與散熱服務的領導品牌。
在世界動盪中,鄭崇華這位光芒四射的「君子」,多次證實,只要堅持夢想、專注付出、堅持做有價值的事,「企業家」就能成為人類正向發展的動力。他與台達利人利己的經營哲學,值得所有人效法、學習。
2022年12月於台北
「當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為「君子企業家」尋找實例時,就立刻想到一個名字,他的品德、事業、海內外的貢獻,如排山倒海般地在我腦中湧現——我心目中第一位的「君子企業家」就是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先生。在世界動盪中,鄭崇華這位光芒四射的「君子」,多次證實,只要堅持夢想、專注付出、堅持做有價值的事,「企業家」就能成為人類正向發展的動力。他與台達利人利己的經營哲學,值得所有人效法、學習。」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自由作家、文字工作者、資深媒體人。以筆耕為業,期許用文字栽成一畝田。
第24屆「金書獎」得主,以《傳誠:台灣電聲推手廖祿立的人生思索》,榮獲111年度【傳記類】得獎金書。
第22屆「金書獎」得主,以《成功,就是要快速砍掉重練:電商黑馬創業家兄弟屢創驚人營收的55個商業智慧》,榮獲109年度【創新與創業類】得獎金書。
其餘著有《電動車產業大未來》(宣明智合著)、《誠義:侯貞雄與台灣鋼鐵產業七十年》、《黑松百年之道:堅持夢想的腳步》、《席夢思:百年美眠巨擘傳奇》、《金融鬥士:黃天麟與台灣金融業的五十年》、《成為世界相信的力量》等二十餘本書。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學士。早年曾服務於亞洲航空公司(Air Asia)與美商精密電子公司(TRW)。1971年創立台達電子,擔任董事長職務至2012年,現為台達集團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指導集團發展方向,推廣「環保、節能、愛地球」的經營使命。
媒體界推崇鄭崇華為台灣第一位企業環保長(CEO, Chief Environmental Officer)以及台灣科技教父(Godfather of Taiwan Tech)。因為重視地球環境的保護,從公司創立之初,就以宣揚環境及自然資源的保護、從事創新產品與節能技術為理念,並於1990年設立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參與並贊助各項環保活動,深耕能源教育,推動永續能源技術發展,推廣綠建築,並致力培養環境人才。
有鑒於鄭崇華長期重視環保節能與地球環境的永續議題,2008年獲得國際天文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授予同名小行星「Asteroid Chengbruce」(中譯「鄭崇華小行星」)。2009年,榮膺2009全球天文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Astronomy)「星空大使」。
2006年,獲得管理科學學會頒發象徵管理學界最高榮譽的「管理獎章」;2008年,榮獲「潘文淵獎」;2010年,榮獲安永「年度創業家大獎」與「企業社會責任獎」雙料榮耀。2011年,獲得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國家卓越成就獎」之殊榮;2012年,獲頒「工業技術研究院院士」之榮耀。以長期關懷能源與氣候變遷議題、領導台達落實CSR成為產業典範,2015年,獲頒《遠見》雜誌首屆「CSR終身貢獻獎」。2016年3月,獲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表彰長期在發展科技、引導產業升級及培育人才方面對的卓越貢獻。
先後獲得清華大學、中央大學、成功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學、交通大學、亞洲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與台北醫學大學、陽明大學、台灣大學等共十一所學校名譽博士學位,肯定其長期致力於環境永續發展與產業發展之卓越成就。
2022/12/08
BCB785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4.8x21cm
部分彩色
9789865259754
320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