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閒居七年
優惠價
85
$213

閒居七年

自在生活的追尋之旅

書籍介紹

十年前,作者游乾桂,除了心理師的工作,因為經常接受報章雜誌專訪、主持電視、廣播節目……,每天的生活忙得不可開交。但名利的累積、生活的忙碌,卻讓他覺得精神上愈來愈空虛貧乏。 因為職業的關係,他比一般人更能察覺這種「倦怠感」帶來的衝擊,直到七年前,決心開始「閒居歲月」,一心實踐他對簡單、知足、喜悅而美好的嚮往。 所謂的閒居,並不是隱居與遁逃,而是追求與提升。 因為生命內涵的提升,我們能超越毫無意義的慌張,能「身忙而心閒」、「無處不自在」。 本書引領讀者一同體驗這場追尋之旅,再一次體悟、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序:告別狗日的歲月 壹、擺脫
1-1 擺脫文明的枷鎖
1-2 多少錢才夠用?
1-3 人生的價值
1-4 鑽石的智慧
1-5 走出資訊迷宮
1-6 不再自找苦吃
1-7 神經一下又何妨?
1-8 用愛生活
1-9 找回價值的真意
1-10 不立志當富翁
1-11 簡約物欲不難
1-12 禍福由人
1-13 對抗喜物主義 貳、追求
2-1 人生選擇題
2-2 知足,離美好不遠
2-3 發現幸福
2-4 精算過的簡單
2-5 轉化心境,創新境
2-6 為生而活
2-7 愛自己
2-8 打造生活新技巧
2-9 無病賽神仙
2-10 食,不濁而美
2-11 最高級的享受
2-12 另一種夜生活
2-13 自由真好
2-14 閒適不難 參、形成
3-1 用心,就是生活家
3-2 讓家愈像家
3-3 夢幻角落
3-4 最浪漫的獨處
3-5 以花草養寧謐
3-6 無園,自造何妨?
3-7 讀書四法,樂無窮
3-8 醉在舊書攤
3-9 行寫心的地圖
3-10 獨行的況味
3-11 悠遊古道
3-12 鬧中取靜
3-13 欣.賞古蹟
3-14 永遠找得出時間
3-15 擁抱山海之美 肆、超越
4-1 發現生活之美
4-2 尋得城市的人味
4-3 理應活得精彩
4-4 寧靜的處方
4-5 由內而外的寧靜
4-6 再忙也要愛自己
4-7 幸福就在身旁
4-8 有夢,不虛此生
4-9 珍惜每一天
4-10 擁抱生活之美
4-11 自在,不遠

告別狗日的生活 大約十年前,我開始對工作一事感到無比的懷疑。 難道一年五十二週,一週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得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天天被堆積如山的事兒,逼得喘不過氣來?更可悲的是,孤獨的時候,竟找不著一個人可以訴說。 反省這件事的當時,我已算小有名氣,在心理諮商與親職教育界獨當一面,經常接受報章雜誌專訪,主持電視、廣播節目,忙得不可開交,但一到夜裡,潛回內心世界,卻又空虛貧乏,落寞孤寂。 聲望(沒有很紅,但路上有人認得)與財富(不如想像中多,但買得起東西)根本無法補給心靈的空洞,雖然物質富有了,但精神卻非常飢渴,我想盡辦法力求解脫,甚至一度思考出家,或者隱居山野,都因塵緣未了而打消念頭。 我不斷的問自己,這就是我要的人生嗎? 答案當然不是! 但要什麼?竟連自己都茫然無知。 同一時候,我漸漸感受到整個人陷在行屍走肉的困局中,為了某些自以為是的意義或者利益,日以繼夜的發揮潛能,企圖多得百分之十或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增加一點收入……因而迷失在充滿危機、黑暗、渾濁的世俗裡,被無底洞似的欲求擾攘得很不舒服。 為了錢,天天忙碌,奮力苦掘,明明知道,這不是我要的,卻又偏偏跟著潮流舉棋擺譜,終日與慌亂廝混,倦怠感浮掠心頭。 中年危機、壓力與慢性疾病,伴隨而來,事實上,整個人開始無法放鬆、睡不著覺、經常生氣、自我批判、覺得了無生氣、冷淡、失望、憤世嫉俗等等,更難堪的是健康欠佳,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來,常常頭痛、背痛等等。 這種症狀不只發生在我一個人的身上,朋友之中包括了醫生、心理師、記者、編輯、企業家、律師、設計師,甚至出家師父等等,很多人都被倦怠所擾,心靈陷在長夜之中。 直到眼睜睜看著一位身體硬朗的友人,從身旁倒下,向人生舞台謝幕,一下子化成烏有,才驀地驚覺人生是何等脆弱。 「無常」幾乎無所不在,一轉眼,有便成了無,人生原來只是一種來去,耽溺無疑是浪費,我才開始重新關心自己,學習用心享受每一刻。 我的心開始起了漣漪,嚮往身忙心閒的生活,類似梭羅的生活,心開始有如疾風一般,奢望趕緊告別名利的牽絆,享受文明之外的寧靜生活,或者去了遙遠的北非,佛香的印度,神祕的埃及,寧靜的尼泊爾,寬闊的蒙古等等,七年前,我真的把夢想逐日付諸行動。 與其說我告別狗日的工作,不如說是尋找新生的契機。 我不想再喪失自我,喪失生活,喪失美好,我想放慢節奏來領取生命中擦身而過的邂逅,然後寫一本重要的悠閒生活經典,領著所有的好朋友一起體驗,名利追求之外的真正人生。 也許是職業的關係,我比別人更有機會在這個快速、緊張、焦慮,令人窒息的忙碌年代,得到反省,終於停了下來,真心享受輕鬆、和諧、有趣、高品質的悠閒生活。 閒居七年,讓我窺見人生中最美好的願景,不再只顧著汲汲營營。 元朝詩人劉致在「山坡羊」一曲中寫道: 朝朝瓊樹,家家朱戶,驕嘶過沽酒樓前路。
貴何如,賤如何,六橋都是行經處。
花落水流深院宇。閒,天定許;忙,人自取。 這首曲的意境正是我嚮往的,絲絲入扣現代人的心靈,強調美好生活貴乎自取。只要名利少一分,失意減一成,瀟灑自在的樂趣就多一分。管它什麼貴賤,論什麼高低,想開了,就一切如來了。 七年來,終於緩緩告別了狗日的生活,不再朝九晚五忙著,不再為錢奔波,不再浪擲光陰,至少懂得閒了下來,共看山痕春色綠,此身如在水晶裡,竹風一陣,茶氣撲鼻,梅月半彎,書香雅韻,人稱好。 要什麼? 不要什麼? 什麼重要? 什麼不重要? 哪些需要? 哪些並不需要? 我分得清楚了,並且懂得柴林斯基(Ernie J. Zelinski)話中意境:「活著,就是為了享受人生。」 是的,我這麼想了,而且正在用心實踐,開始天天找出一些時間,做一些滿足靈魂的事,即使只是在公園裡找個安靜的地方,閱讀,做做日光浴,沈浸在涼風裡,都是工作之餘的美妙代價。 人生真的有終點,這點我心知肚明,而且了解逝去的光陰,不會一再回頭。 我希望從此開始,把握時間,風花雪月得浪漫,在天籟聲中醒來,在星月交輝裡沈沈進入夢鄉,在風中吟唱,雨中寫書,霧裡看花,雲瀑裡漫溯………。 《閒居七年》了,越來越有味道,於是提筆寫下它風味獨具的美好,與你分享,引你一起來到歡樂彼岸,並且盼望還有三個、五個、七個……浪漫的七年,讓人生充滿不凡的光采。 游乾桂寫於〈閒閒居〉之流螢文坊

游乾桂 作者

游乾桂,一九五八年生於宜蘭員山的溫泉小鎮,自陳是個以「人文」為師的文化人,創作常以「關心」為引子,寫作出溫溫柔柔的親職教育、心理健康、環保保育、生命教育等作品。難懂的理論,在他筆下變得深情款款,直入人心,寫作風格自成一派。 學院裡的老師,稱他是作家;遊走文字的作家,則叫他專家,他似作家,又像專家,所以什麼都不像,這樣倒好,更接近他喜歡的人文編織者,用織夢的心情,寫出心中的真情指數。 主修習臨床心理的他,曾任818醫院、台灣地區婦幼衛生中心、全家聯合診所、建國聯合診所心理師,《父母親月刊》總編輯、宜蘭生命線主任等職;目前是鞋子兒童劇團發展顧問、中國健康家庭協會秘書長。 著作甚豐,出版近百本書,包括《尋找田園小學》、《我要和他一起長大》、《育兒心理百科》、《八個寶盒 讓孩子活出精采人生》等親職教育著作;《心靈醫師》、《用心療心》、《用佛療心》、《風水寬心書》、《好好活一場》等本土心理學的書寫。 這些年來,致力於優雅生活的探討,寫了《放下,人生更豐富》、《打造心靈家屋》、《活好每一天》、《好簡單、好富足》、《閒居七年》(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幸福,自找的》、《轉個彎,就是天堂》、《活得好得100個理由》等作品。 作品質量俱佳,感性與理性兼備,曾榮獲北市新聞處年度好書獎、省新聞處好書獎、新聞局金鼎獎、衛生署的健康好書獎、市圖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等等,並設有《生命桃花源》網站:www.Best.net.tw/ycg/,歡迎讀者上網找夢。 善長醫心的他,覺得醫院並非最佳道場,開始改用寫作與演講散播優質生活的理念,常有讀者寫信或到演講現場謝謝他,表示某一本書裡的某一句話改變他的生活等等,這加深他演講的熱誠與書寫的動能,但有些邀約者找不著他,幾經思索,他開放了演講的直通線路。 游乾桂演講預約專線──23316014,22395029,0963391205


2004/06/30

BBP178

天下文化

平裝

14.8cm x

黑白

986-417-318-9

204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