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

小隔間求生手冊
優惠價
$260

小隔間求生手冊

The Cubicle Survival Guide
書籍介紹

這本妙趣橫生的小隔間生活指南,成了受困於小隔間裡的上班族的救星。內容詼諧,而且極具參考價值。每一章探討了小隔間生活不同的領域,還包含了「小隔間生存小撇步」、自我評估測驗、插圖、小遊戲,以及讓你笑開懷的事例。

在輕鬆閱讀之餘,你將習得:

■    隔牆有耳,私人電話最好少打,非打不可時,怎麼說,才不致「隱私」外洩。
■    遭逢身體不適時,該如何在「深藏不露」與「欲為人知」之間拿捏得宜。
■    聲音、氣味無孔不入,小隔間裡怎麼吃喝,才不會成為顧人怨。
■    小隔間裡病菌孳生、怪味雜陳,個人衛生該怎麼維護,才不致傷了裡子,又賠了面子。
■    如何利用反監控妙招,逃過公司無所不在的監控,既維護個人隱私,又保全專業形象。
■    案牘勞形,小心變成鐘樓怪人;如何避免職業傷害,跟五十肩、痠痛等各種壓力病症說拜拜。
■    最重要的,如何專業而快樂的做自己。


導言    歡迎光臨小隔間!
第一章    小隔間生態觀
第二章    小隔間布置的訣竅
第三章    打私人電話的技巧
第四章    當身體不適時……
第五章    飲食小節,不可不拘
第六章    維護個人衛生
第七章    應對進退之道
第八章    反監控有妙招
第九章    身心保健之法
第十章    保護身家財產
結語    專業而快樂的做自己
致謝

歡迎光臨小隔間!

說起辦公室裡的小隔間,大家都認識在裡面上班的人,這些人包括我們的姑媽、兒子、好友、舊情人,以及現在的鄰居。小隔間棲民除了都有五呎高的纖維板牆外,還有個重要的共通點:有些同事認為他們是徹頭徹尾的怪胎。他們說對了!你的黛比姑媽在小隔間裡挖鼻孔;二十四歲的康賴利在他的小隔間裡哭泣;唐安跟她最要好的朋友閒聊她在車庫裡勾引她前夫的故事;擔任鄰里守望相助的修士,偷了廚房裡的貝果,還藏在他的辦公桌裡。不管就專業或個性而言,小隔間對人的行為都具有深遠影響。我們如何裝飾小隔間,以及怎樣在其間交際,都將對我們和別人如何看待、界定自己,扮演著重大角色。

為什麼叫小隔間棲民?

家人住在屋子裡;動物棲息在生態系統中;名流安居莊園;軍隊固守據點;《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的主角咕嚕瑟縮在恐懼中;外星人生存於其他星球上;員工棲身在小隔間。那麼,為什麼不說棲息或據守在小隔間裡?當然,員工就是生存在小隔間裡,有些無疑的還會瑟縮。另有些人生活在小隔間裡的時間,還比待在房子或公寓裡長久,尤其是工作狂。

但在談到員工和小隔間的關係時,廣獲接受的術語卻是「棲身」一詞。別自我欺騙了。那可是個帶有貶損意味的字眼,較適用於冬眠的哺乳類動物身上,而不太適用於靠正當收入為生的人類。這個字眼通常有消極意涵,暗示沉迷、耽溺:「好啦,忘掉在辦公室快樂時光裡喝醉的事吧,也別再想跟那個白痴業務代表瞎扯的事,你會把自己逼瘋的,別老沉迷在上頭。」。

儘管如此,人們把在小隔間上班的人統稱作小隔間棲民,而就像白領罪犯(一般罪犯,像是偷車或偷錢的人)、霹靂包(繫在腰間的包包,用「霹靂」一詞就覺得很荒謬)這類美國文化中令人嫌惡的術語一樣,小隔間棲民似將留存。如果忽視這口頭語的流行特性,就無法一窺求生指南的宗旨;因此,儘管小隔間棲民一詞有欠文雅,語意不明,本書以下各頁仍將視需要而繼續採用它。可能的話,我們將改用其他較莊重、悅耳的文明稱呼,如:居民、住戶。也許有一天,高貴的「小隔間居民」將跳脫當前社會施予新興中產階級的壓力,從籠罩著它的陰影中冒出頭來。

小隔間農場?有影嘸?

現在來糾正一個錯誤的詞:「小隔間農場」。一間充滿小隔間的辦公室叫做「小隔間農場」,但這詞會誤導人。員工不會下蛋,也沒人給他們擠奶,他們的後腿肉也未遭屠宰。基於某些原因,我們把農場一詞看成一頭不會感染任何現代病的九百磅大牛,而把它宰割到無法辨認的地步。我們分派工作給別人,規定員工端坐在辦公桌前,打著令人窒息的領帶,穿著褲襪,躲在沒陽光、沒風的小隔間農場裡。當然,這些行為或環境,甚至跟一般人所認知的農場沾不上邊。這說不通。顯然,由於某個不明原因,某些有權勢的人蹂躪了「農場」這個名詞。

人類被切割成族群、宗教派系、國家、省份縣市等。那些成立了較小區塊和團體的人,理當會利用現有的集合名詞,例如社團、鄰里、街道等。這類名稱代表了人類的文明和教化聚落,因而也適用於那些在有相似組織的地點工作的人。 

本書中很少使用小隔間農場一詞,倒是常用較人性化、較活潑的名稱,例如小隔間社群、小隔間鄰里、小隔間街區,以及小隔間街道。

小隔間社群

小隔間社群指的是各地小隔間棲民的總人口。這個名稱意謂著在小隔間上班的人為某種特殊經驗或環境的一部分,他們都了解公司生活的非人性化特質、在狹窄的小隔間裡工作的苦樂,以及跟那些沒共通點的人共事是何種景象。小隔間社群是個複雜的實體,有如生態系統或某種有多層錯綜關係、價值,以及控管力的文化。小隔間社群就像人們常提到的其他社團,如賞鳥社、同性戀社團等,而小隔間社群也兼具地方性和國際性色彩。除了普世經驗和與生俱來的情緒外,小隔間社群也許是人類之間最常見的共通事物。

小隔間鄰里

正如我們居住的鄰里,有一定的範圍,小隔間鄰里就是我們工作的範圍,可依據不同的標準來標明。小隔間鄰里常分割成幾個區塊,例如:盆栽小隔間鄰里、複印機小隔間鄰里、激勵性海報小隔間鄰里、或是靠窗戶小隔間鄰里。另一些小隔間社群卻是依據公司的架構來劃分,分成會計小隔間鄰里、企畫小隔間鄰里、或是行銷小隔間鄰里,即便外觀看不出所以然。

小隔間街區

小隔間街區通常包含了二到十個小隔間,共用一條小隔間街道,而且往往彼此相對。幾個小隔間街區構成了小隔間鄰里,就像我們居住的地區。同時,正如你居住的街區,由於地理位置接近,你自然對在同一小隔間街區工作的員工都很熟悉。你必須跟這些工作夥伴融洽共處。他們知道你的底細,聽到你在跟誰通電話,也清楚你有沒有偷懶或專不專業。他們還聞得出你午餐吃了什麼,也看得見你什麼時候上下班。他們有些甚至會探詢你的至親好友、家人、愛情及嗜好。正像你所居住的街區,小隔間街區裡的人也學習互信、彼此抱怨、互助、以及閒聊。如果你獲得升遷或遭革職,你那個小隔間街區的人準會表示意見。想想看這是何種景況吧!

小隔間街道

就像你居住的那條街,你的小隔間街道是你的小隔間外面的通道。也一如你居住的那條街,在進入你的小隔間街道前,你必須先察看兩邊的交通:你的同事可能手裡正端著一杯熱咖啡,悄悄的快步經過你的小隔間。稍微留意一下,才可在小隔間街道上走得長遠。可惜的是,小隔間街道不像你居住的街道,它通常沒有街名、紅綠燈,也沒互動規則。因此要小心。此外,留意你擺放在小隔間外牆上的裝飾品,因為路過的人肯定會看到,而在公司裡宣揚你的政治理念或宗教價值,都是不智之舉。還是把支持某人競選州長的標語及基督誕生圖,張貼在你自家門前的草坪上吧!

如何使用本書

這本書是為了提供小隔間棲民職場相關訊息而寫,它揭露了上班期間遭遇的艱苦,甚至丟掉飯碗的潛在危險。各章探討了在辦公室經常(若非每天)發生的重要問題。這本書在看待小隔間生活時,跟其他書刊或電視、電影所持的觀點不同。它無意取笑小隔間社群、嘲弄經理、愛搞怪的同事,以及無所不在的不符人性的公司規範。本書甚至可作為一本實用的求生指南,供員工們參考、笑一笑,還不乏一些顯然比經理、搞怪同事及不符人性的公司規範更超現實的事物。別灰心。這本書將說明小隔間生活並不像你想的那麼糟糕;事實上,它誠如你所想像的那麼有趣。


詹姆士˙湯普生(James F. Thompson)

摘自《小隔間求生手冊》導言

詹姆士.湯普生 作者
人生閱歷豐富,曾旅居海外,嘗試過多種工作,包括體育館記分員、學校行政、教授助理、英語教師等。 擁有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碩士學位的他,曾替好幾家全國性、區域性和線上刊物寫文章。二○○四年,落入華府一家電視網的小隔間後,從此展開小隔間生涯。最近移居紐約市,在上東區一家靠近聯合廣場的公司擔任編輯。
羅立人 譯者
政大新聞系畢業,曾任新聞編譯、月刊編輯、英文顧問。現為特約撰稿人兼 bilingual 編譯。另有多本譯作。

2007/11/16

BBP23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2160282

232

325